兰花
(一)概述 别名幽兰、山兰、芝草、山兰等。
为兰科兰属植物兰花Cymbidium spp.,兰花是我国传统爱好的名花,多行多种栽植。此外,一些兰花还可全草入药。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以及我国华南、台湾地区等。
(二)植物特性 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按其生态习性的不同,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根为肉质,皮层细胞发达,并与菌类共生形成菌根。茎有花茎和根茎,节间短形成球茎,又称假鳞茎,花芽也在假鳞茎上分化。叶带形,全缘。有平行叶脉,总状花序。我国普遍栽培兰花,属地生兰,按其开花时间可分为: (1)春兰(Cymbidim cirescens L.)又名草兰,根肉质,粗大圆形白色,叶狭线形,长20~40厘米,叶缘具细脱锯齿,叶脉明显,花茎直立,较叶短,花色为黄绿色,也有近似白色,淡香,花期2~3月。
(2)夏兰(C.faberi Rolfe)又名蕙兰,九节兰,根肉质,浅黄色,卵形,浅形,比春兰宽而长,直立,总状花序着花5~13朵,花浅黄色,浓香,花期4~5月。
(3)秋兰 又称建兰(C.ensifolium SW.),叶宽线形,长30-50厘米,叶缘光滑,多直立。总状花序,着花6~12朵,花浅绿色,有暗紫色条纹,香味浓烈,花期8~9月。
(4)寒兰(C.kamran Makino) 叶狭而直立,花茎细而直立,着花5-7朵,花小,花色紫,红白青、黄,有花香,花期冬季至早春。
(三)生长特性 兰花性喜荫,怕晒,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忌干燥酷热。土壤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兰花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时间因种类而异,春兰可于9、10月停止生长时进行,秋兰可在春季新芽未长出前进行。分株前使盆土稍干,剪除病残根,将兰株放在通风遮荫处,使根系稍萎变软,以免断根,即可上盆。
2.栽培管理 栽培兰花,首先是要上盆,栽培土是采用腐殖土,或是在腐殖土增加一些细砂或砂质壤上。盆最好用瓦盆,盆口大而深,腐孔大为宜,盆底须多垫瓦片或木炭,然后将兰株植于盆中,为避免浇水时溅于叶面,可在盆土表面铺一层细沙或翠云草,上盆后置于荫处,然后逐渐使其接受阳光。兰花栽培要求空气和土壤湿润,平时要喷水,喷雾,并要适时浇水,并随生长变化浇水量随之变化。雨季要防止盆土过湿而引起病害,忌用碱性水。兰花虽喜荫,但不宜过荫蔽,应使其接受露水和晨夕阳光。兰花生长期最好用饼肥、蹄片、油粕等腐熟液肥,根据情况每年春秋多施稀液1~2次。冬季应注意防寒。
3.病虫害防治 兰花易发生炭疽病、白绢病,蚧壳虫等应注意防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