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种植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中药种植 > 根及根茎类 > 正文
  •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 来源:中药网 作者: 时间:2007-08-04 07:59:13
  • 核心提示:山药又名薯蓣、大薯,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取其地下块茎为食,质地柔滑,营养丰富,可药、菜兼用,具有补气、补脾胃及补肾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气虚衰弱,食欲减退,肢体疲乏,慢性咳嗽多痰,遗精,小便频数,消渴及妇女白带等症
    山药又名薯蓣、大薯,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取其地下块茎为食,质地柔滑,营养丰富,可药、菜兼用,具有补气、补脾胃及补肾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气虚衰弱,食欲减退,肢体疲乏,慢性咳嗽多痰,遗精,小便频数,消渴及妇女白带等症。山药食法多样,块茎刮去外皮洗净可蒸、煮、炒、烩食。山药在日本市场享有“林野山珍”之誉,需求量逐年增加,且价格不菲。为提高山药产量和质量,2003年我县在仁庄镇、汤烊乡、鹤城镇、船寮镇等地,示范种植23.8hm2,平均667m2产量2562kg,平均667m2收入达3586.8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地点选择

      山药茎、叶的生长喜高温干燥的气候,不耐霜冻,喜光,耐旱怕渍,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不积水的砂质壤土栽培。山药吸肥力强,应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2整地筑垄

      要深翻地,耕作深度根据山药品种形状而异,扁块种或圆筒种的耕作深度为30cm左右,翻耕后筑宽80~90cm的垄;长柱种则要按行距lm,挖60~ lOOcm深、30cm宽的深沟,结合分层施用腐熟的栏肥、草木灰、过磷酸钙,将挖出的土回填于沟中筑垄。

      3种子处理

      生产上一般采用块茎块段做种,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将横径3~4cm的无病块茎,切成6-8cm长的若干小段,每个断面都要蘸草木灰并置于太阳下晾晒3-4天,晒干伤口即可播种。

      4播种

      4.1直播当气温达12~C以上,地温稳定在 IO~C以上时开始播种。每667m2用种量130kg左右,沿筑好的垄中央,每隔20~30cm挖l穴,深6~7cm,横摆上一段山药种,用土覆盖,提早栽培在覆土后再用地膜覆盖保温,可促进提早出苗且整齐。

      4.2尼龙小拱棚育苗移栽 育苗前先按1.2m宽整理好苗床,每平方米均匀施入腐熟有机肥1.5kg、硫酸钾70g、过磷酸钙lOOg,并用淡人粪水浇透苗床,然后将山药种按lOxl5cm距离均匀地摆在畦面上,盖上3cm厚细土,最后搭拱棚盖上尼龙薄膜。播后1个月内要保持苗床湿润,在芽长到5~ lOcm时,喷1次50%多菌灵500倍液防病即可移栽。

      5 田间管理

      5.1 除草施肥 山药的须根常在地表蔓延生长,因此要用手拔草,不可中耕,分别在抽蔓、蔓长50cm和结薯中期各追肥1次,每次每667m2用腐熟人粪尿750kg或0.5%尿素溶液喷施。

      5.2水分管理在夏季高温季节要浇水,尤其在结薯块期间更不能缺水,以促进块茎膨大。

      5.3畦面铺草在移栽或出苗后用干草铺盖畦面,可防止草害,降低地温,提高肥效和调节水分。但不能使用番薯藤、蚕(豌)豆藤盖畦面,以防发生病害。

      5.4及时搭架 当蔓长30cm时,搭高约2m左右的人字架,以便通风透光。

      6病虫害防治

      6.1 虫害防治 山药的主要害虫有叶蜂,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雾;防治地老虎和蝼蛄等地下害虫,可用90%敌百虫lOOg,加豆饼或菜子饼lOkg配制香饵,于傍晚撒入田问诱杀,或3%铁娃每667m22kg拌土基施。

      6.2病害防治 防治炭疽病、枯萎病和根腐病,可在播种前采用托布津或适乐时种衣剂浸种消毒,可防止病菌的初侵染,大田发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防治。

      7收获

      从10月中下旬开始,植株地上部分逐渐枯黄,可陆续采收。晴天采收应小心挖出全薯尽量不要碰伤,及时运到市场出售,留种贮藏的方法与番薯一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