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豆豉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0:52:03
核心提示:【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Merr.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炮制方法】 炮炙 1.制豆鼓 (1)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Merr.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炮制方法】
炮炙
1.制豆鼓
(1)取桑叶、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入净大豆100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焖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焖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药典85》)。
(2)取大豆,洗净,泡至皱皮(浮水面者,弃去不用),取出,晾干,蒸至圆气,至甑壁滴汽水为度,趁热倒入密闭的桶或缸内,用浸湿的麻布数层密盖,促其内部生热发酵完全,以香气外溢,起涎为度,及时取出,曝晒干透(《四川》)。
(3)取黑豆拣净杂质,用水泡制约8-12小时,使外皮刚刚伸展,水分透心为度(不宜久泡),然后捞出,入甑内用武火蒸约4小时,将预备好的辅料;每100kg干豆,用面粉6kg,甘松、山柰、白芷碾粉各1kg,麻黄碾粉2kg。取出趁热均匀拌入辅料,装入垫有谷草或布的竹箩内盖严,放于屋角发酵;冬季约4天,夏季约2天,发酵至汗水发白霉,有香气时取出,晒干(《云南》)。
(4)取青蒿置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豆共煮,待汤吸尽后,取出,稍晾,置容器内,先撒入1层黑豆,铺1层青蒿,如此反复,上面覆盖,使焖至发酵生衣时,取出,晒干。每黑大豆100kg,用青蒿30kg(《贵州》)。
(5)取麻黄、苏叶置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倒入净黑豆同煮,煮至黑豆熟、药汁尽为度,取出,略晾,再置容器内,盖上煎过的麻黄、苏叶渣,切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除去麻黄、苏叶渣,晒干。每黑豆1kg,用麻黄、苏汁各32g(《河南》)。
(6)取黑豆,放入青蒿水中浸透,取出,蒸熟,置适宜容器中,上盖青蒿等的药渣,放温暖处使其生霉,至全部生有黄衣(霉),取出,晒干或烘干后,微炒。每黑豆10kg,用青蒿、桑叶、苏叶各1kg,麻黄120g。
附注:青蒿水的制法:取青蒿、桑叶、苏叶及麻黄,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过滤,药液、药渣分置(《湖北》)。
(7)取清瘟解毒场,置锅内用文火加水煎熬两次,去渣过滤取汤,与净黑豆同放入锅内煮沸,不断翻动,至汤吸尽,黑豆膨胀时取出,再取青蒿与黑豆拌匀,装容器内盖严,置适当的温度下,待全部发酵后,取出晒干,簸去青蒿,入库即得。每黑豆100kg,用清瘟解毒汤1剂煎汤30-4Okg,青蒿15kg。
附注:清瘟解毒汤方:白芷90g,元参180g,柴胡90g,连翘180g,桔梗120g,川芎90g,黄芩120g,羌活120g,赤芍120g,花粉120g,葛根90g,甘草90g,竹叶60g,生姜120g。以上14味共煎汤(《北京》)。
(8)将黑大豆拣去杂质,淘净,用下列药汁与豆拌匀,使药汁吸尽,置蒸宠内蒸熟,取出,摊晾后再购,使之发酵至黄衣上遍后,取出。干燥,清炒至微焦。每净黑大豆100kg,用鲜辣蓼、鲜青蒿、鲜佩兰、鲜苏叶、鲜藿香、鲜荷叶各2kg,打汁;再用净麻黄2kg,煎汁和匀(《上海》)。
(9)取黑豆加水泡6-8小时,至膨胀时,捞出加水煮至熟透后,装入木箱内,再加诸药末拌匀,盖紧切3-7天至有粘丝状时,晒干即可。每黑豆500g,用鲜青蒿、苏叶、麻黄各30g(《集成》)。
(10)取黑豆加水泡12小时,至外皮发皱时,捞出蒸4小时,趁热与诸药未拌匀,焖5-7天,晒干。每黑豆100kg,用酒曲、麻黄、甘松、山柰各1kg(《集成》)。
(11)取豆加水浸1夜,蒸半天至熟透,晾至8成干;将诸药煎去渣,加豆,至药汁吸干后焖7天,晒干,抖净霉丝,再蒸拌,反复7次,晒干。每黑豆100kg,用鲜桑叶、鲜竹叶、鲜荷叶、鲜枇杷叶、鲜苏叶各1kg(《集成》)。
(12)取黑豆加水浸1天,蒸3-4小时,待冷装罐,1层黑豆,1层桑叶盖紧,发酵7天,如此反复7次后,晒干。每黑豆1kg,用鲜桑叶适量(《山西》)。
2.炒制 取淡豆鼓置铁锅或120℃热锅中,用微火炒香或炒至微焦为度(《集成》)。
【现代研究】
按《外台秘要》和《本草纲目)记载法,用黑豆经蒸制发酵所得的豆鼓属苦寒;用黑大豆加苏叶、麻黄所得的豆鼓属温(承博渊:中医杂志,(1):28,1962)。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