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炮制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中药炮制 > 根、根茎类 > 正文
  • 地黄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0:52:03
  • 核心提示: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规范》)。 1.生地黄 除去杂质,洗净,切润,切厚片,干燥(《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规范》)。 1.生地黄 除去杂质,洗净,切润,切厚片,干燥(《药典85》)。 2.鲜地黄 取原药材,洗净泥土,除去须根(《规范》)。 二、切制 洗净,焖润,切厚片,干燥(《药典85》)。切斜片2-3mm厚(《河南》)。 三、胞炙 1.熟地黄 (1)取净生地黄,加酒,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气加热炖至酒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稍于时,切厚片,干燥。每生地黄100kg,用黄酒30-50kg(《药典85》)。 (2)取净生地黄,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8成干时,切厚片,干燥(《药典85》)。 (3)取净生地黄,加入黄酒、砂仁粉拌匀,装铜罐或其它适宜容器内,密闭,以武火加热,隔水炖约48小时,至内外漆黑,发空为度,取出,晾至8成干,切厚片,晒干。每生地黄100kg,用黄酒30-50kg,砂仁粉1kg(《规范》)。 (4)取大个的生地黄、洗净,装入甑内,蒸一昼夜,停火,在甑内焖半天,加入砂仁、陈皮各等量制成的混合粉和酒(每10kg生地用混合粉0.25kg,酒1.5kg)。拌匀,润一夜,再装入甑内,蒸一昼夜,停火,在甑内焖半天。再如前法制1次,最后晒干(《贵州》)。 (5)取净生地置缸内,加黄酒适量拌匀,焖润至酒尽时,置笼屉内用武火加热,用容器收集流出的熟地汁,蒸约48小时至于地黄中央发虚为度,取出,晒1大。如此反复,蒸晒8次,至第9次将黄酒与砂仁粉一起排入蒸24小时,以蒸至内外漆黑,味甜无苦味为废,取出,晾至8成干,切斜片2-3mm厚,晒干。此法制得的熟地称为九蒸熟地。每生地500g,用黄酒250g,砂仁粉40g(《河南》)。 (6)取原生地淘洗净泥土,另以清水浸泡1-2日后,捞出晾干水分,放入甑内用武火蒸,将生地水澄清滤净泥沙,在蒸时继续酒生地水,蒸24小时后取出。加陈皮粉2%,砂六粉1%,白酒5%,蜂蜜2%,混合拌匀后,再蒸4小时,至内心发黑,有荔枝干样的香气时取出晒干,用时切片,厚约3.3mm(《云南》)。 (7)取原生地淘洗净泥土,另用清水浸泡1-2日后,取出放入锅内用武火煮,将生地水澄清顺入生地内淹没,煮约24小时,在煮时注意添水,随时翻拌,切勿煮焦,至煮透加拌辅料陈皮粉2%,砂仁粉1%,白酒5%,蜂蜜2%,共混合拌匀煮至收干水分,内心发黑,有干荔枝样的香气时取出晒干。用时切片,厚约3.3mm(《云南》)。 (8)取生地用酒拌匀,加入适量清水,以淹没生地为度,置锅中以文火煮至酒液全部渗入生地内为止,取出晾干。生地1kg,黄酒0.3-0.5kg(《集成》)。 (9)取地黄洗净,用白酒润透,入瓦锅内,蒸晒2次(每次蒸6小时,晒至6成干),至色黑如漆为度;再用生姜汁、砂仁粉混和蒸透后晒干,操作时忌铜铁器。每生地100kg,用白酒skg,生姜汁3kg,砂仁粉1kg(《集成》)。 (10)取生姜洗净捣成绒后,加水5kg,久擂成汁,取姜汁倒入缸内加砂仁末、白酒及熟地汁,用木棒搅匀,随即将晒干的熟地放入缸内反复翻动,拌匀,使辅料卤满熟地后,再将其放入木甑内蒸4小时,至色黑,味甜如饴,有浓厚的香气时为度;取出晒干或微火烘干。每生地100kg,用白酒5kg,生姜汁3kg(加水5kg),砂仁粉1kg,熟地汁10kg(《集成》)。 (11)取原支生地洗净晒干,再取生姜与陈皮浸湿取汁,药渣加适量水熬取浓计,去渣,滤液与浸液合并,加入白酒,共浸生地,至被吸干,体质柔软时,轻放甑内,甑中应放竹筒4个(简壁钻有小孔),先以小火蒸,待圆气后,再加大火蒸12小时,取出,日晒夜露,干后用锅内蒸出液拌匀,焖1夜。再如前法,反复5次,至黑色、味甜力度。最后1次用砂仁末拌蒸,晒干。每生地100kg,用白酒3kg,生姜3kg,陈皮5kg,砂仁0.5kg(《集成》)。 2.制炭 (1)生地炭 ①取生地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发泡膨起,喷淋清水,取出,晾干(《药典77》)。 ②取洗净的干地黄,分开大小个,置银锅内装8成满,上面覆盖一锅,两锅的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银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即得;或将干地黄置锅内直接炒炭亦可(《药典63》)。 (2)熟地炭 ①取熟地黄,照上述生地黄炭的方法煅炭即得(《药典63》)。 ②取熟地黄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发泡鼓起,内外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规范》)。 3.炒制 取生地黄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做焦为度,取出,放凉(《河南》)。 4.酒制 (1)将生地片与黄酒拌匀,焖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1kg用黄酒120kg(《河南》)。 ( 2)取生地片,用黄酒浸透,晾干。每生地1kg,黄酒60kg(《集成》)。 5.砂仁制 将熟地黄用砂仁细粉拌匀。每熟地黄100kg,用砂仁细粉3kg(《甘肃》)。 【现代研究】 1. 怀庆地黄的化学成分:据文献报道,鲜根含锌醇约0.11%(地黄烘干后变黑,即由此成分所致。)水苏糖32%,葡萄糖9%,果糖、蔗糖、D-甘露醇、生物碱、脂肪酸、色素、维生素A样物质和11种氨基酸,经作者分析,除上述已知成分外,尚确证有黄酮类化合物、强心甙、菊糖及未知的五碳糖、六碳糖各一种。含水量鲜地黄73%-80%,生地黄20%-25%,鲜地黄合葡萄糖1.56%,熟地黄含8.57%,说明地黄经加工炮制后部分多糖转化为单糖(都恒青等:中草药通讯,(9):43,1976)。 2.梓醇其利尿、缓下、降血糖作用,地黄和地黄制剂中可以梓醇作为质量指标(山原条二等:汉方研究,(11):20,1978)。 3.生地与熟地的薄层层析研究结果:其乙烷、氯仿、乙醇、水各抽出物浸膏重量有差异,而各种抽出物的薄层层析斑点几乎没有差别,们熟地黄经加工后生成新的斑点(吴焕:中成药研究,(3):10,1980)。 4.比较研究了熟地黄加工炮制时不同条件对其所含糖类成分的影响,拟定新工艺如下:取每块20-40g的生地100kg,用水润透,以3-4磅热压蒸10小时,焖1夜,取出干燥(李庆华:中成药研究,(3);29,1980)。 5.地黄的环烯醚萜甙,干地黄或熟地黄其分解程度不同。其分解程度决定于甙所含糖的数目:即三糖甙-地黄甙D几乎不分解降血糖主要成分),而双糖甙-地黄甙A和地黄甙B减少到1/3,单糖甙-桃叶珊瑚甙及梓醇约减少到1/10。生地黄蒸制成熟地黄认为有同样倾向,这江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之间甙的差异,地黄的每个配糖体的药效与治疗的关系是有趣的(大盐春治等:生药学杂志,(4):291,1981)。 5.比较研究了酒熟地与蒸熟地的利尿、镇静等药理作用,还原糖等定性分析以及临床降压、降血脂效率,结果表明,两种熟地: ①都具利尿作用和类似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 ①还原糖、糖甙、有机酸、氨基酸、萜关、醚溶液、荧光物质、酚羟基等定性分析都一样; ③临床上的降压有效率分别定83.3 %和90.7%,胆固醇的降低率分别是22.4%和23.8%,两者无显著差(豫北医专:药学通报,(2):50,1982)。 7.研究了古代中药地黄炮制的沿革,结果认为:地黄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仅汉代其炮制品应用于临床。其中蒸制熟地、酒制熟地、生地黄、地黄炭等沿用至今。熟地黄为名的炮制方法始于唐代,多人“服食”,宋后多人药用。熟地制品历代中要有蒸制熟地、酒制熟地、姜制熟地和砂仁熟地等四种。酒制熟地继酒蒸后,又有酒煮、酒炒、酒拌、酒炖法,其中蒸、炖今沿用之。地黄炭有炒炭、煅发两法沿用。炮制作用,主要在改变药性,提高疗效。生地黄大寒主凉血;蒸制熟地性转为寒(凉)主补肾,酒制熟地性转变微温主补血,中医临症时多依此分别选用所需的制品级入不同方剂中应用(王孝涛;中华医史杂志,(3);139,1982)。 8.比较研究了熟地黄对血管内血栓形成综合症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产的猪胆状的粗熟地能够强烈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对用高脂食物致纤溶机能低下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内毒素引起的肝内的静脉出血症,中国产地黄对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奈良县产笕桥地黄作用次之(石桥博文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3):52,1983);。 9.研究了地黄炭的历史沿革,结果认为:将地黄炭来增强止血作用是没有历史根据,可能是误传误用。生地黄本身有凉血止血作用,制炭后其损耗很大,又无增强止血作用,这一炮制方法是不合理的,不宜使用。地黄炭缓和药力的用法仅是清代个别医师的经验,历史上对此用法有争议,临床使用亦应慎重(冯宝麟等:中成药研究,(1):14,1984)。 10.比较研究了生地与熟地中单糖含量,结果表明;熟地中单糖含量比生地高2倍以上。这是由于生地在经炮制蒸制熟地时部分多糖和低聚糖类物质水解生成的(刘中煜:中药通报,(1):17,1984)。 11.研究了地黄炮制对所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地中除水苏糖外,蜜三糖、蔗糖等寡糖类在蒸处理过程中水解,游离出果糖;炮制后的热地中基本不存在上述糖类,那些糖分别变为甘露三糖、蜜二糖及葡萄糖。生地中氨基酸亦因炮制而迅速减少,特别是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及精氨酸此倾向显著。熟地中氨基酸含量低,主要是由于 糖类生成的果糖或5-羟甲基糠醛与氨基酸类反应形成蛋白黑素之故(川口义夫等: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5):44,1984)。 12.比较研究了地黄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结果表明:生地黄、熟地黄炒炭前后均有止血作用,因此地黄及其妙炭品用于止血是可行的。地黄炒炭后并无增强止血作用(甄汉深等:中成药研究,(12):201985)。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