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0:52:03
核心提示: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 Lion exT.P.wang的干燥块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药典85》)。 二、切制 切碎(《药典63》)。切片(《广东》)。 三、炮制 1.醋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 Lion exT.P.wang的干燥块根。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药典85》)。
二、切制 切碎(《药典63》)。切片(《广东》)。
三、炮制
1.醋制
(1)取净甘遂,加醋拌匀,润透,置锅内炒干,取出,放凉。每甘遂l00kg,用醋30kg(《药典85》)。
(2)将甘遂与醋拌匀,移置锅内,加清水适量同煮,煮至药透(中央无白心)汁尽为度,取出,干燥。每甘遂500kg,用醋200kg(《安徽》)。
(3)先将滑五粉炒热,加入经醋焖透的甘遂,炒至膨胀变黄色时,筛去滑石粉即可。每百遂100kg,用醋25kg,滑石粉适量(《山东》)。
2.豆腐制 拣去杂质,用水漂净,捞出,与豆腐共煮透,取出,晒至8成干,切碎,晒干即得。每甘遂100kg,用豆腐50kg(《药典63》)。
3.煨制 (1)面煨 取定量之面粉,加水适量,作成适宜之团块,然后将甘逐逐个包裹,置热沙中同炒或置炉旁炕,至面皮是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去面皮。每甘遂500kg,用面粉400kg(《河南》)。
(2)麸煨 拣去杂质,洗净,沥干;另将锅以武火加热,撒入麸皮,俟起烟时,投入甘遂,不断翻动,炒成老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每甘遂500kg,用麸皮156.25kg(《湖北》)。
4.甘草制 取甘遂拣净杂质,洗净,滤干水分,置瓦缸内,加入甘草汤(每100kg甘遂用甘草20kg切片煎浓汤),拌匀,浸至甘草汤基本吸尽,取出,蒸4小时至透心,离火候冷,切片晒干(《广东》)。
5.土制 先将细黄土炒热,加入百遂,用微火炒至膨胀发黄时,筛去黄土即可(《集成》)。
【现代研究】
1.比较了几种甘遂制剂的毒性和泻下作用。对比结果表明,小白鼠口服生甘逐和炙甘遂的酒精浸膏后,均呈明显泻下作用。生甘遂经醋炙后,其毒性和泻下作用均相应减小。甘遂的有效成分存在于它的酒精浸膏内,为一种黄色树脂状物质,且不溶于水。同时口服生百遂、炙甘遂丸的混是液后,均有泻下作用,但在产生泻下作用时,动物无一死亡(仲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医杂志,(2);54,1960)。
2.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有人从其根中分得4种新成分,在台湾使用面、醋、土炒,用甘草水蒸后使用,此生药小白鼠药理试验结果。证明加热后毒性、下痢、竖毛现象减少。皮下注射毒性非常强,口服弱。其利尿作用,经土炒者增强。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毒性高的,作用也强,加热后减弱(吴焕:中成药研究,(3):10,1980)。
3.生甘遂研末冲服,成人每次2-3g,10分钟后即肠鸣,腹痛,呕吐,下痢。一般下痢2-3次后自然停止。如经过煨、炒、熬后碾末吞服,则失去涌吐作用。同时攻痰逐饮,破坚消积、泻下的效果也大大减弱,若煎汤服则不催吐,也很少引起下痢,只有肠鸣和轻微腹痛而已(刘培文:浙江中医杂志;510):421,1981)。
4.对甘遂醋制、豆腐制、甘草制和生品作为薄层层析及半数刺激量比较。结果表明,其毒性均明显下降,解毒效能相仿。毒性部位中某种成分的组成或量有些变化。认为甘遂炮制以醋炒法较为合理,豆腐制法不可取(戴荣兴等:中药通报,(3):18,1984)。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