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资源动态 > 正文
  • 从自然生态观看待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来源:本站 作者:本站 时间:2012-07-09 08:36:00
  • 核心提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必须遵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目前,中药资源面临着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文章通过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生态观,对中药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必须遵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目前,中药资源面临着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危机。文章通过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生态观,对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增长.对自然界资源的掠夺也不断加剧,中药资源的蕴含量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中药资源作为中医药产业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工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因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中药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必然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用自然生态观辩证地看待,科学合理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

    1  自然生态系统与中药资源

    1.1  自然生态观

        自然生态观认为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组成,生命系统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系统主要是自然环境,各种生命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繁衍,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巨大的活的生命体。

        生态系统又是动态平衡系统。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元素合成为有机物质,能量从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一个等级到另一个等级地转移,物质和能量也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然后回到环境中。各种生命组成■复杂多样的生物链,整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平衡

    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

        人类既是生态系统的要素又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人类必须要尊重生态共同体以及生态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干预影响下,建立起新的平衡.以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但当人类的生产劳动对环境的作用超越这个极限,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会发生混乱,从而引发各种自然问题。[l]

    1.2  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从自然属性来看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的种类及其蕴藏量的总和。从社会属性来看,包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资源、民间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2]

    1.3  中药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关性

        中药资源来源于自然资源,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存在于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它们互相交叉,互为条件,又彼此影响或相互融合,个体链连接着种群链,种群链又接着群落链,群落链接着生态系统。因此,中药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采集和创造对自然资源的蕴含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资源只有在人类有益的干预影响下才能可持续发展,而任何过度的采集和破坏必定导致森林消失、草场沙化、水土流失,给整个生态平衡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2我国中药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中药资源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多样;地势地貌复杂,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所以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蕴藏量大。我国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总数占世界种类总数的l0%,鸟类占15%,兽类占18%,淡水和海洋鱼类种类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已知的150多种矿产资源中,我国业已探明储量的有136种。中医药源远流长,中药资源开发历史悠久。据《中国中药资源》统计,我国有各类中药资源l2 772种,其中药用植物ll ll8种,药用动物1574种,药用矿物80种。[2]

    2.2  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1)需求量增加。随着中成药产业及天然药物的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每年不断增长。我国是世界上天然药物的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中草药的对外贸易已发展到l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供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的中药材80%来自野生。20世纪50年代消费天然药物价值200多亿美元,到21世纪已增至2000亿美元,半个世纪增长l0倍。到2010年,中成药、中药饮片行业完成工业产值分别为2295。24亿元和670.02亿元。2010年,我国中药商品出口额为l9.44亿美元,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8.15亿美元,中药材饮片出口额为7.76亿美元,中药产品含植物提取物、中药材、中药饮片、保健品类等商品,销量持续上涨,中药资源的消耗量大幅提高。

        (2)资源急剧减少。由于利益驱使,人类过度采伐、采收、放牧、污染引起的酸雨、化学烟雾、核泄漏、温室效应等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被破坏,动植物不能正常生存,使药用资源急剧减少。在近20年时间里,多种药用生物资源蕴藏量减少50%以上。目前400种常用中药材中有20%以上经常处于短缺状态。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2]据报载,东北三省是我国野生道地药材的生产区,20世纪80年代之前野生药材蕴藏量高达72亿公斤之巨。进人21世纪后已锐减至14.4亿公斤,下降了80%[3]

    3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自于自然生态学,是一种资源管理战略。即将全部资源的一部分加以合理收获,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新生长的资源数量又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宏观政策调控下,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才能使中药资源不断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人医疗保健的需求.[4]

    3.1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遵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

        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们在中药的开发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或依从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违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肆意干涉与破坏,必定导致生态系统中正常生物链的断裂,从而导致药用资源的枯竭。同时也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或灾难。

    3.2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保护中药资源,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管理体系,还要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多方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并举。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法律监管。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使药农充分认识到采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严重后果。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对违规犯罪行为加以严惩,以法规保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要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和中药材生产信息咨询系统,建立系统性良好的资源管理机构,为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建立中药资源自然保护区,发展中药材的种植与养殖。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建立自然保护区。目前有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保护紫杉、人参和刺人参;云南海子坪自然保护区保护天麻;黑龙江有五味子、龙胆、柴胡等药材的自然保护区。[1]    在保护中药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要大力提倡中药材的引种培育,进行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养殖,建立中药资源生产性保护区,进行抚育更新和合理采收。对一些重要和濒危的药用植物种类引种于保护区、植物园、苗圃等;对于药用动物进行驯化和养殖。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8月公布了《54种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其中有梅花鹿、中国鳖、林蛙、蝎子、蜈蚣等。

        (3)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高中药材的综合利用。利用现代科技,对现有的药用资源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综合开发。如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的制药和食品工业所产生的废料和药渣可利用生物酶解技术,制备B-葡萄糖,经过药用活性成分提取后的药渣可以用于造纸、饲料、肥料的原料。扩大药用部位,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如西洋参、人参,除了根及根须,其植物的茎、叶、种子都含有大量的人参皂苷,均可以作为提取人参皂苷的原料。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物、制药、农业、林业和环境规划等多个学科,也牵涉到个人、企业和政府。我们要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来利用和发展中药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采收和保护相结合,使中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同时又尽量避免和减少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