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资源动态 > 正文
  • 迪庆维西:百草国粹再掘金

  • 来源:中药材市场 作者: 时间:2009-09-04 16:25:00
  • 核心提示:  秋风送爽,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乡中药材试验园基地里草木繁茂,生机盎然,“我们只用农家肥,基地里绝不能有一丁点化肥、农药,”基地经理杨文亮自豪的说,为了保证最佳药效,中药材试验园地内全都是山基土,并且

      秋风送爽,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永春乡中药材试验园基地里草木繁茂,生机盎然,“我们只用农家肥,基地里绝不能有一丁点化肥、农药,”基地经理杨文亮自豪的说,为了保证最佳药效,中药材试验园地内全都是山基土,并且只用生肥浇灌,走出了一条原生态的种植路。

      维西县素有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云南当归看维西”这句古语映照着维西在中药材种植上的昔日荣光。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维西的中草药经济一度低迷不振,群众收入锐减。为应对困境,重现昨日辉煌,当地政府多管齐下力促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积极引导群众于“国粹”中再度掘金。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在这个大背景下,2006年,维西县中药材实验园地正式建成,占地70亩,种植泽兰、木香、秦艽等共计135种药材。运营两年来,该园地已成为迪庆州药材品种最多、投入最大的生物基地。

      “农民挣钱不容易,建立试验园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少担风险。”杨文亮向我们介绍,这个基地就是农户和药材公司之间的桥梁。基地一方面牵头接洽各医药公司,缔结协议,然后根据公司需求制定种植的推广规划,另一方面为农户供应苗木、进行技术指导、联系市场。推广种植后,基地将给农户一个订单,承诺将按保护价来收购。每年老百姓种下一亩,纯收入将不会低于7000元。

      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既能有效解决农户“资金少、缺技术、无门路”的难题、为农民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通过种植药材致富。同时也有利于医药公司根据市场供需调整生产计划、控制药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可谓双赢之举。

      适时调整 防“药贱伤农”

      由实验基地定期集中推广药材种植有利于引导产业调整,但“船大难掉头” ,一旦推广量超过市场需求量,会使市场趋饱和,药材价格下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维西县在2001年时候曾将将秦艽、木香等药材大力推广至迪庆、怒江、大理,结果过剩的产量导致秦艽市场价格大跌,从07年的36元/公斤跌至09年9元/公斤,每年人均收入也由一万元跌至两千元。“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现在我们非常重视对药材市场的分析调研,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药材种植的推广规划。

      “我们主要向农户推广那些市场需求量大、生长周期较短的中药材,运营以来已经成功推广了木香、附子、重楼等热销药材。”杨文亮坦言为了避免出现“药贱伤农”现象,基地在推广前期都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及时调整推广品种。例如白芨润肺止咳,应用面广,生长周期短,所以基地明年计划推广300亩的白芨种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