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资源动态 > 正文
  • 马鞭草的研究进展

  •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作者:金伟军 张志东 时间:2007-07-27 14:40:41
  • 核心提示: 马鞭草又名紫顶龙芽、铁马鞭、鹤膝风、土荆芥、红藤草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药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和浙

        马鞭草又名紫顶龙芽、铁马鞭、鹤膝风、土荆芥、红藤草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药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西南及山西、甘肃、新疆、江苏和浙江等地。本品味苦性凉,入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淤及利水消肿的功能,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癓瘕、痈肿疮毒和牙疳等。现就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化学成分

      马鞭草全草含马鞭草苷(verbenMin)、鞣质、挥发油;根和茎中含水苏糖(stachyose);叶中含腺苷(adenosine)B-胡萝卜素。另发现该植物含强心苷。从马鞭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3个化合物,经过光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熊果酸、3a24-二羟基齐墩果酸、7a22S-二羟基谷甾醇(7a22S-dihydroxysitosteml),其中化合物7a22S-二羟基谷甾醇为新化合物。为了探索马鞭草抗旱孕有效成分,经反复硅胶柱色谱,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等手段分别鉴定为34-二氢马鞭草苷、胡萝卜苷、β一谷甾醇、乌索酸、马鞭草苷和5一羟基马鞭草苷。訾佳辰等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马鞭草乙醇提取物中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hydrox-ysem-peroside(1)verbenalin(2)ursolieacidlactone(3)2a3p23-trihydoxyurs-12-en-28-oicacid(4)tormentieaeid(5)。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具有增强脑神经成长因子作用的活性。用马鞭草甲醇提取物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离获得6个化合物单体,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酸、乌索酸和β一谷甾醇,十六酸和乌索酸为首次从中国产马鞭草中获得。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分离,所得单体成分通过UVIRNMRMS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4-羟基汉黄芩素、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芹菜素和4-羟基汉黄芩素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取马鞭草地上部分以甲醇提取,将其在醋酸乙酯一水(11)中分配,取醋酸乙酯溶解部分过硅胶柱,以醋酸乙酯一甲醇梯度洗脱,过Sephadex LH20P柱和反相半制备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I。新化合物I为黄色粉末,熔点178180℃,分子式C30H2608,结构为2′,4′,3′,2′,4′-五羟基-4-0-4′-四氢二查耳酮,命名为littorachalcone。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汉黄芩素、83′-二甲氧基-574′-三羟黄酮。

    2药理作用

    21  消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对滴人家兔结膜囊内的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消炎作用,后者的作用比前者强。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较水不溶部分为强。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家兔齿髓电刺激法),在给药后l h开始,3 h后消失;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在6 h后尚未完全消失,水溶部分更久,而水不溶部分则无镇痛作用。   

    22止血作用  从干燥全草中提取的马鞭草宁有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

    23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水煎剂在3lmg/ml浓度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

    24抗癌作用  用不同浓度马鞭草提取液(1020 mgml40 mg/mI),作用于体外培养的JAR细胞,2448h72h取上清液,采用B—hCG单克隆酶免定量法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用药后细胞DNA断裂情况,透射电镜观察不同作用时间JAR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对JAR细胞分泌hCG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以40 mg/ml作用最明显,作用72hhCG分泌下降783(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阶梯状条带”;超微结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

    25抗早孕作用  从人早孕绒毛体外培养及动物整体实验结果发现,其有效部位脂溶性部分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马鞭草醇提液抗早孕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增殖分化,损伤细胞超微结构,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hCG减少,使蜕膜组织退变,胎盘血流量减少,导致胚胎生长发育停止。

    26促进神经生长  因子介导的轴突生长从马鞭草分离得到的littorachalcone能显著增加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的轴突细胞的比率,当littorachalcone(330mmolml)2 ngml NGF时,轴突细胞的比例大约与30mgml NGF单独作用时相同或稍大。

    3临床应用

        马鞭草除传统的治疗疟疾、白喉、传染性肝炎、丝虫病、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外,临床还有如下报道。

    31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症  用马鞭草(最好为鲜品)200300g,洗净切碎,加水煎至50150ml1剂/d,分次内服及含漱,婴儿用小勺喂入后或咽或吐均可,用至症状、体征消失。头23d板蓝根针剂2ml,肌肉注射,2次/d31例病例在6d内全部治愈,未发生并发症。刘学平应用马鞭草单味煎剂治疗牙龈肿痛及口腔黏膜溃疡百余例获效颇佳。

    32治疗急性扭挫伤  刘建武等报道用马鞭草100g,鲜桃树叶50g,捣烂,加香白芷粉15g,并人米酒适量,调为糊状,先用冷盐水擦洗患部,干后均匀涂马鞭草膏,并外敷以塑料薄膜,再用纱布绷带简单包扎。早晚各换药1次/d。用药60例痊愈达75%。

    33治疗乳痈  马鞭草100g或干品50g,放入带壳鸡蛋2—3个,加水适量煮至蛋熟。吃蛋喝汤,1剂/d15例中111剂而愈,42剂获愈。本法应在发病3d内应用;若病程过长,则疗效不佳。   

    34治疗面神经瘫痪  用马鞭草、节节草、扶芳藤等组成的汤剂,治疗58例面神经瘫痪患者,完全纠正35例,占557%;基本纠正19例,占21%;无效4例,占68%;总有效率为932%。

    35治疗尿血及其它  马鞭草3060g,大黄10g,上药为1日量,煎汁分服。10d1个疗程。治疗尿血35例,痊愈23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

        另有报道以马鞭草为主与其它中药配伍治疗晚期肝癌口、支原体肺炎、水疝、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甲沟炎等。

    4结语

        马鞭草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草药,由于它分布较广,价格低廉,因而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对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由于其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疗效,近年又发现有新的药理活性,因此马鞭草中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物质又引起了新的关注。其抗癌、抗生育的有效成分的发现为研制新药提供了有利的依据。马鞭草提取物,无明显毒副作用,有望成为治疗难治、耐药病例的有效药物。另外分离得到某一化合物具有增强脑神经生长因子作用的活性,这又为马鞭草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研究的方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