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资源动态 > 正文
  • 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来源:《现代中药》 作者:刘守金 王德群 方成武 李良生 王金品 时间:2007-07-24 16:45:24
  • 核心提示: 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北纬31°01’~31°05’,东经116°31’~116°34’,属于大别山的东南部边缘山区,海拔在400~1539 m;面积达100 km²,地势险峻,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受到植物研究者们的重视。为了保护

         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北纬31°01’31°05’,东经116°31’116°34’,属于大别山的东南部边缘山区,海拔在4001539 m;面积达100 km²,地势险峻,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受到植物研究者们的重视。为了保护该区的生态环境,发挥山区资源特色优势,舒城县政府、舒城县科技局同我们共同承担“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课题研究,于20007月至200210月笔者先后多次深入山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2300余份,经鉴定整理出药用植物966种,腊叶标本存于安徽中医学院标本馆。

    1万佛山自然环境

        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山地貌,群山林立,地势陡峻,最高峰老佛顶海拔1539m,山体坡度一般为3540°,少数达60°;涧狭谷深,有深潭和瀑布,如东大冲、扁担冲,皂角冲等。海拔700900m问有空旷平坦的草垫。该区地质特征为变质岩系,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海拔850 m以下为山地黄棕壤,850 m以上为山地棕壤,山顶局部为草甸土,土壤的结构组成为轻沙壤,含石量为1030%,腐殖质含量较多,pH45—65的范围。万佛山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季风显著、湿润温暖、雨水适中、四季分明的特点。据万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气候记录资料: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温394℃,极端最低温一10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左右,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年降雨量平均1574 mm,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无霜期约220d

    2万佛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

    21药用植物类群分析根据野外调查及所采集的标本鉴定研究,整理成万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共有药用植物966种,隶属于152科,519属,结果见表1

     

        1显示,被子植物药用种类最多,占8944%,其次为蕨类植物,占828%,药用藻菌、地衣、苔藓及裸子植物较少。其中药用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及裸子植物种类少,每科仅有1种,少数有2种;药用蕨类植物各科的种类也比较少,分布相对集中有水龙骨科(18)、蹄盖蕨科(7)、卷柏科(6),其余的科均在5、种以下;药用植物主要为被子植物,种类分布集中科较多,30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及百合科,1030种的科共有25个,如:蓼科、毛茛科、葫芦科、茜草科、玄参科、天南星科、兰科等。

    22药用植物垂直分布万佛山区地形复杂,山峰多且分布较密,小气候环境较多,随着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小环境植物分布不同,各具特点。山麓及低山地带:海拔高度在400700 m之间,在万佛山、林场周围,人为活动频繁,人工林有杉木林、竹林、茶园、茶地等。常见药用植物有:葛仙米、木耳、石松、江南卷柏、紫萁、海金沙、阴地蕨、贯众、凤尾草、鱼腥草、小叶马蹄香、华细辛、百蕊草、虎杖、何首乌、垂序商陆、蝇子草、瞿麦、女萎、毛茛、大天葵、箭叶淫羊藿、南五味子、凹叶厚朴、景天三七、垂盆草、佛甲草、虎耳草、枫香、金樱子、野葛、三叶木通、地耳草、延胡索、苦参、蜜柑草、胡颓子、木半夏、八角枫、楤木、棘茎楤木、常春藤、绞股蓝、栝楼、紫花地丁、蛇葡萄、野凤仙、苦茶槭、醉鱼草、过路黄、白花前胡、风轮菜、活血丹、夏枯草、益母草、薄荷、显脉香茶菜、浙荆芥、浙皖丹参、蛇床、杜鹃、野柿、獐牙莱、耳叶牛皮消、日本菟丝子、白苏、牛至、白毛夏枯草、松蒿、白接骨、猪毛蒿、奇蒿、马褂木、透骨草、车前、柳叶牛膝、败酱、黄花败酱、多花黄精、异叶天南星、半夏、鸭跖草、野百合、白芨、射干、石菖蒲等。中海拔地带:海拔7001 100 m之间,主要是山坡、山脊、深山沟谷地带。这里气候多变、温湿度合适、多雾,比较适宜药用植物生长,常见的药用植物有:灵芝、茯苓、香菇、中华水龙骨、庐山石韦、抱石莲、华东荚果蕨、瓦韦、金鸡脚、黄山松、香榧、及已、细辛、商陆、太子参、楼梯草、米面蓊、大血藤、剪秋罗、华中五味子、二色五味子、白玉兰、天竺桂、乌头、瓜叶乌头、白头翁、獐耳细辛、鹅掌草、华东唐松草、大叶唐松草、八角莲、庐山小檗、金钱吊乌龟、钻地枫、三叶委陵莱、小连翘、元宝草、黄海棠、交让木、棘茎楤木、光叶绞股蓝、五倍子、银雀树、大叶冬青、短毛独活、刺葡萄、结香、白花前胡、吴茱萸五加、灯台树、藤五加、柴胡、柳叶白前、徐长卿、蔓剪草、披针叶茜草、异叶败酱、三脉叶马兰、绵穗苏、杏香兔儿风、沙参、西南牧根草、荞麦叶贝母、安徽贝母、鹿蹄草、北重楼、穿龙薯蓣、灯台莲、天南星、扇脉杓兰、中华盆距兰、天麻、杜鹃兰等。高海拔地带:海拔1100 m以上,多为山顶、山脊地段,有的为峭壁,或为草甸;这一地带药用植物相对较少,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垫状卷柏、松萝、石耳、大别山马兜铃、大叶铁线莲、支柱蓼、天目木姜子、三桠乌药、黄山木兰、天女花、地榆、珍珠黄杨、华东唐松草、安徽小檗、竹节人参、天麻、续断、缬草、狭叶重楼、华重楼、安徽贝母、条叶百合、紫玉簪、藜芦、荠苊、羊耳蒜、斑唇卷瓣兰等。

    3安徽分布新记录的药用植物

        通过调查,发现安徽新分布属1个,桔梗科牧根草属Asyneuma,该属西南牧根草Afulgens(Walle xlRoxb)Briq(标本号:万87,万489),分布于万佛山的东大冲至扁担撬,海拔900m1110 m间的山坡及山涧两旁有生长,该种分布记载西藏、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湖北等省区,该属为安徽新记载的属。

        另外还有安徽新分布种,如:柳叶马尾杉Phleg-maum crutomerianus(标本号:万1315)生于海拔700 m左右的瀑布边潮湿处;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标本号:万77,万651),附生于海拔900 m以上的石壁上;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标本号:万118,万3135)生于海拔900 m左右的一百亩山沟涧;斑唇卷瓣兰Balbophyllam pectenveneris(标本号:万645,万2245)生于海拔900 m以上的石壁上;中华盆距兰Gastrochilus sinensis(标本号:万894)生于海拔800 m左右的山坡林下;丝裂沙参Adenophom capillaris(标本号:万1001,万3013,万3054)分布海拔1 000 m左右的万斤窖至大怀荡的山坡;野黄瓜Thbadiantha maculata(标本号:万3064)在海拔400800 m处均有分布,与南赤瓜包生境相同;大酢酱草Oxalis obtriangubto(标本号:万710),生于海拔900 m左右的阴坡潮湿的地方。

    4结语

        通过系统调查,摸清万佛山区药用植物有966种,隶属于154科,519属;其中牧根草属为安徽分布新记录的属,柳叶马尾杉、丝裂沙参、斑唇卷瓣兰等10种为安徽分布新记录,这为大别山及安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提供资料。

        万佛山区蕴藏着许多珍稀药用植物种类,但它们已不同程度地处于稀少和濒危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人为过度采挖及自身繁殖和生长适应性弱而导致。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确保物种多样性,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万佛山区药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但每种的种群数量有限,并且分布零散,仅仅依靠野生资源,无法进行开发利用。因此,结合该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利用适应该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就现有生境生长的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种类,进行人工种植,摸拟野生条件,保持它们原有的野生原貌,扩大种群;建立中药生产保护区,加强管理和保护,使其资源达到了持续利用的目的。综合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大力开发该山区的药食兼用的山野菜,由于该山区已有开发山野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山野菜资源保护和扩大生产,并对它们深加工进一步研究,使其资源能发挥更好的效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