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业界要闻 > 正文
  • 博物馆正成为中医药文化地标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21 09:53:34
  • 核心提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大型中医药博物馆。1744年乾隆皇帝赏赐的针灸铜人、南宋晚期的铁质串铃、宋代王惟一著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清代十二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大型中医药博物馆。1744年乾隆皇帝赏赐的针灸铜人、南宋晚期的铁质串铃、宋代王惟一著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清代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小药瓶,还有数万种中药标本都被他的眼睛记录过无数遍。

    他说,博物馆里记载的中医药故事,可以“论吨称”。

    对于像蓝韶清这样致力于中医药博物馆研究和推广的人来说,中医药博物馆不是一处景点,而是中医药的文化地标、精神象征和传承向导。

    不做故纸堆里的中医药

    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的许多游客都会拿着《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游客吴兰芝举着她手里的《本草纲目》,站在中药标本展柜前说:“这样比较有仪式感。”这两本书也被博物馆工作人员戏称为最好的“导游手册”。

    2006年,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新馆落成。当那些保存十分完好的线装书籍、中药标本、中医文物出现在蓝韶清面前时,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位从事中医行业十余年的参观者感叹道,“这些相互交织的中医药文化细节,特别打动人。”

    为了将这些文化细节更好地还原给群众,在传播形式上,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紧跟现代潮流,用黑油数字打造的“数字魔墙智慧大屏”,能通过参观者的触摸,让文物在屏幕上“动”起来。“现代科技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工具。”蓝韶清说。

    “不做故纸堆里的中医药”,已经成为各地中医药博物馆的共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卢颖认为,博物馆展现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医药展品,“有温度的知识”才能与每个参观者都产生关联。

    现代科技帮她实现了愿望。如今,参观者使用掌上博物馆,扫描二维码就能360度地看到展品的信息。

    而在蓝韶清的老朋友、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长顾攸美的博物馆里,现代科技与古老文物的交互,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

    “太医署”多媒体场景能让孩子们在观看的同时“进入”唐朝太医署做一回学生,模拟古人针灸教学和考试,过把“中医”瘾。

    顾攸美喜欢中小学生来参观,在参观的甬道中,总有好奇地孩子趴在橱窗前面,睁大眼睛,好奇地提问。她觉得,孩子喜欢,才证明中医药文化真正地“活”着。在一年接待的游客中,中小学生的占比达到30%。

    博物馆促进中医药走出去

    除了中小学生、普通市民,由于毗邻港澳,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参观的还有很多境外游客和不少海外团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去年12月,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彼得·奥尼尔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青蒿植物标本后,在留言簿上写道:“巴新人民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师生为巴新清除疟疾所提供的帮助。”

    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传播,在交流中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

    在中医药致力于走出去的大局中,博物馆无疑承担着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历史使命,蓝韶清说。

    “我们将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作为与世界交流的工具,不断扩大中医药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顾攸美说。

    2016年,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参观时,听到千年以前,中医就以“针进水出”的办法,在穴位注水的假人身上考核学针灸的学生,她说:“太有趣了!”并希望内地和香港的同道们继续努力,让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不仅上海、广东,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博物馆都在通过联合举办文化交流展览、接待海外团体参观等方式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国字号”博物馆期待梦圆

    虽然现在博物馆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但缺乏专业的中医药博物馆人才、中医药文物征集困难、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也让中医药博物馆的运营面临难关。

    目前我国的国有中医药博物馆以高校博物馆和地域性博物馆为主。“由于现在的中医药博物馆许多在高校内,人员结构和运行模式很难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顾攸美说。

    蓝韶清说,很多中医药博物馆都依托于中医药高校,教育经费里没有专门用于博物馆建设的,而在国家对博物馆扶持的政策里,很多项目又无法惠及高校。高校的中医药博物馆有时面临着“爹不疼,娘不爱”的尴尬境地。虽然博物馆可以通过承担科普项目、举办活动创收,但很多时候,仍然会遇资金难题。

    卢颖也认为,高校中医药博物馆人才青黄不接、考核指标不明晰等问题让中医药博物馆难留人才。

    除了国有博物馆,非国有中医药博物馆的近况如何?

    “现在的博物馆地方小,有的藏品放不下,外面也不方便停车,不能对所有公众开放。”北京同仁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同仁堂博物馆目前主要承担职工学习教育基地和学生学习教育基地的功能。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则通过藏品出书、拍摄纪录片以及和各地的博物馆联合做主题展览以增加收入。

    面对待解难题,每年几个馆长都会碰头。馆长们觉得,建立一个国字号的博物馆,无疑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五千年的中医药历史,却没有一座国家级的博物馆承载,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卢颖说。

    “这个提议,我举双手赞成!”蓝韶清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