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李海宾在盱眙县桂五镇租了一间面积为10平方米的门面房,做起杂货生意,并掘得“第一桶金”。1998年3月,在去外地办事途中,他结识了安徽某制药厂的负责人。交谈中,李海宾了解到该厂准备在盱眙县大量收购中药材,也正是这次谈话让李海宾开始关注中药材市场。回家后,他广泛搜集信息,发现盱眙县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独特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质中药材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抓住商机,确定走中药材种植之路。
确定发展方向后,李海宾很快承包了20亩土地进行中药材种植。但是,他对这一行业并不熟悉,既没有种植技术,又没有市场销路,刚开始亏损很大。亲戚朋友都劝他说:“你一个外行人怎么能种植中药材?”
李海宾不甘失败,他总结经验教训,刻苦钻研中药材种植技术,并经常到县农业部门向专家、技术员学习请教;同时,他还购买了几十本中药材种植方面的书籍,刻苦自学,用理论指导实践,终于取得了成效。如今,他成了该镇中药材种植和收购的大户,带领种植户800户,发展种植面积1500亩,种植的中药材销往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地。
2007年8月,在盱眙县工商局桂五分局的指导下 ,李海宾成立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种植中药材每亩收入在8000元以上,比入社前增长了30%。当地农民都说:“跟着李海宾种植中药材,我们放心!”
谈起对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的构想,李海宾表示,今后,合作社要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向发展,成立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