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药界精英 > 正文
  • 闫国斌:改革开放30年河南医药商业的巨大变化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12-15 15:50:10
  • 核心提示: 12月15日讯 “2006年,河南省医药商业销售额为157亿元;2007年达到178亿元;2008年1~9月已达151亿元,全年预计销售将突破200亿元,与1978年的5.1亿元相比,净增38倍。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医药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河南医药商
      12月15日讯 2006年,河南省医药商业销售额为157亿元;2007年达到178亿元;2008年1~9月已达151亿元,全年预计销售将突破200亿元,与1978年的5.1亿元相比,净增38倍。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医药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河南医药商业协会理事长、河南省医药公司总经理闫国斌亲眼目睹了河南省医药商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由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存
     
        “所有制的变化,是河南医药商业发生巨变的重要方面。”据闫国斌介绍,在改革开放以前,河南的医药商业都是全民或集体所有制,医药商品严格按照四级模式供应,医药商业企业经营什么,怎么经营,全部由国家实行统一计划,资金统贷统还,物资统一调配,产品统购统销,盈亏由国家负责;企业内设机构、员工数量、职工进出统一由组织编制或人事劳动部门确定,领导干部由党委、政府任命。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没有竞争机制,员工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也一样。其结果是企业没有基本积累,市场供应短缺,不能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指导方针,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促使河南医药商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闫国斌介绍说,1998年以来,河南省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产权制度改革,原地市二级站逐渐由国有独资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企业成为“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内部机制得到了优化,实现了管理者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企业普遍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2004年,河南省政府开始鼓励医药行业实施强强联合,培育龙头企业。河南省医药公司引入天方药业战略投资,河南最大的医药工业企业和最大的商业企业的联合,重组成立了河南省医药有限公司,2005年正式启动运营。这一改制重组,解决了长期制约河南省医药商业发展的两个障碍,即体制机制问题和资金问题,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成立于1951年的河南省医药公司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改制后,企业运行质量管理水平经营效益显著提高,销售网络不断扩大,销售业绩平均每年递增18% 。
     
            药品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完善
     
        1988年,中国医药商业第一个规范质量的文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出台,该文件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河南省医药商业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行GSP管理。
     
        河南省医药公司设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总经理负首责制度,同时设立质量管理部,将GSP要求与质量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有机统一,制定了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把GSP各项要求纳入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使每一个业务环节都体现GSP规范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责任落实到岗位,定期总结评价。
     
        在资金不很充裕的情况下,河南省医药公司还投资千万余元建设了四层立体仓库8000余平方米,库区配备了中央空调系统。在经营中,该公司做到严把进货验收关,严把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关,严把药品的出库与运输关,严把药品销售关。1996年,该公司成为全国首批17家 GSP达标企业之一,并于2002年7月率先通过国家GSP认证。
     
        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
     
        “改革开放30年中,河南省医药商业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企业引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闫国斌说,河南省医药公司自1988年开始引入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从单机应用入手,不断扩大应用范围。1996年,该公司建立了覆盖业务财务仓库的局域网,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网络系统管理,集中处理物流商流、信息流数据做到了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对商品逐批号管理提高了整体运作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2007年该公司取得了药监部门批准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可随时对上下游客户提供信息服务。2008年,该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的“药信通”系统初步完成,该系统可通过GPRS无线网络,实现手机与公司网络系统互联,自动采集订单,交换信息,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医药商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闫国斌介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医药商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曾出现药品批发公司过多过滥的问题。据统计,2000年全省药品批发企业达1777家,批发企业“多、小、散、差”问题比较突出。为此,河南省积极开展了医药市场秩序的整顿工作,通过换发经营许可证,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一些公司转型为药品配送中心,后又转为零售药店等措施,理顺了药品购销渠道,规范了市场秩序,顺利实现了医药商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新医改将成为医药行业未来3~5年最大的推动力。如何适应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如何建立起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规范、有序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药商品,成为整个行业的新课题。河南省医药商业将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做出新的贡献。”闫国斌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