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药股评析 > 正文
  • 中技贸易“豪赌”短期投资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真是不幸,因自营的短期投资额低于市值引发计提减值准备,结果是,中技贸易2004年净利润水平比上年度大幅下降。据日前公布的2004年年报摘要,中技贸易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17443.67万元,同比下降18.58%;利润总额1457.87万元,同比下降69.93%;净利润655.11万元,同比下降84.65%每股

    真是不幸,因自营的短期投资额低于市值引发计提减值准备,结果是,中技贸易2004年净利润水平比上年度大幅下降。

    据日前公布的2004年年报摘要,中技贸易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17443.67万元,同比下降18.58%;利润总额1457.87万元,同比下降69.93%;净利润655.11万元,同比下降84.65%每股收益0.03元;每股净资产2.93元;净资产收益率1.07%。

    数据显示,中技贸易净利润滑至上市8年来的最低位。而造成这种结局的“罪魁祸首”,就是中技贸易一直爱不释手的自营短期投资。

    可悲的是,中技贸易对于自营短期投资近乎痴迷。因此,这种不幸或将延续。

    中技贸易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通用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过去长期以自营和代理商品、技术设备等进出口业务为主营,近年面对国家主动打破垄断、向地方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开放进口权的强大冲击,开始选择医药行业为转型的“终极目标”,并且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毫无疑问,2004年是中技贸易转型提速的一年。2004年2月27日,中技贸易董事会决定,出资9788.41万元收购由控股股东通用集团持有的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简称三洋药业)65%股权;出资6911.77万元与通用集团共同对通用集团子公司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医保)进行改制改组,新的中国医保总股本为30,000万元,其中,通用集团占76.96%,中技贸易占23.04%。2004年11月25日,中技贸易董事会进一步作出决议,利用自有资金20156.71万元,在持股23.04%股权的基础上向控股股东通用集团收购所持中国医保76.96%股权中的66.96%,中技贸易对中国医保持股比例上升至90%,成为中国医保控股股东。

    据估算,仅2004年,中技贸易以变更募资项目和使用自有资金为转型医药行业,实际耗资额大约3.69亿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年报显示,中技贸易凭收购三洋药业65%股权,全年新增合并收益697.07万元,凭参股中国医保23.04%股权,全年新增合并收益320.85万元。而一直作为中技贸易经营组成部分的短期投资,全年则为负1435.61万元。

    此外,在财务报表中,中技贸易上年度坏帐减值准备金额为42.28万元,2004年则猛增至2259.09万元,其中包括2004年新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1780.46万元。

    对于2004年经营业绩,中技贸易解释称,与上年度相比,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2004年净利润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由于年末公司自营的短期投资额低于市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了减值准备,结果致使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不过,中技贸易对该短期投资金额以及账面损失金额未作详细披露,亦未作解释。

     据查,2004年3月,中技贸易曾发布公告,拟以闲置资金投资自营短期投资业务,包括投资债券、基金、股票业务,总投资量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换言之,其投资金额大约30,000万元左右。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2004年因自营短期投资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大额计提减值准备,中技贸易似乎并不为之所动。据与年报同时刊登的中技贸易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称,董事会决定2005年拟投入短期投资的总金额不超过4亿元,其中包括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短期投资金。公告称,为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公司2005年短期投资实行以购买央行票据、货币型基金为主的策略。公司还将成立资金运作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

    显而易见,2005年中技贸易实际用于自营短期投资的金额较之2004年不仅没有“封顶”、或者因短期投资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而有所收敛,反而大幅增加,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另一方面,中技贸易则在解读200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原因时称,考虑到公司2004年用于转型医药的长期投资额达3.69亿元,加上位于圭亚那糖厂项目2005年即将启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故不分配。

    增加自营短期投资与不分配,两者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自相矛盾。中技贸易为何不从2004年自营短期投资的挫折中吸取教训,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医药转型以及其他项目的急需上,而要在短期投资上“变本加厉”呢?说到底,它反映了中技贸易转型过程中,存在茫然、失落以及浮躁的心理,亦暴露出中技贸易对短期投资过于倚重、偏爱、以及产生豪赌的盲目投资错觉。这对于中技贸易而言,很有点“抱薪救火”的味道。

                                                        摘自《医药经济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