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药股评析 > 正文
  • 2004:资本改写医药行业历史b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16:02:33
  • 核心提示:综合分析,2004年医药企业上市包括以下特点。一、区位分布“东多西少”。按上市的医药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看,16家医药企业中,有9家来自东部,5家来自中部,嫁来自西部。这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东高、中平、西低”的大体态

    综合分析,2004年医药企业上市包括以下特点。一、区位分布“东多西少”。按上市的医药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看,16家医药企业中,有9家来自东部,5家来自中部,嫁来自西部。这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东高、中平、西低”的大体态势基本一致,也印证了医药经济三大区域整体上的分布情形、发展状况以及走势特征。

     

    二、行业类别大致均衡。分类发现,2004年遴选上市的16家医药企业,基本照顾了医药行业各个子行业的发展现状,体现了扶持、鼓励各个子行业均衡发展的精神。16家医药企业中,中药企业有5家:千金药业、益佰制药、康恩贝、武汉健民、马应龙;化学制药企业有5家:新和成、现代制药、华邦制药、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生物制药有5家:春天股份、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医疗器械1家,即威尔科技。

     

    三、地域板块特征明显。或许是一种巧合,2004年新上市的医药企业还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板块特征。例如“武汉板块”,包括武汉健民、马应龙、春天股份。武汉医药行业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又有九省通衢的优势。奇怪的是,证券市场创办十几年来,武汉竟然没有一家直接经改制上市的医药企业。上半年,武汉健民、马应龙以及春天股份不仅摩肩涌入证券市场,还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形成医药行业地域板块——“武汉板块”。另一个地域板块是“浙江板块”。在证券市场,“濒江板块”原本就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医药类公司群体。2004年,随着康恩贝上市和中小企业板“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和成、鑫富股份、京新药业抢闸登陆。浙江民营医药企业“结伴上市”,不仅进一步壮大了“浙江板块”和浙江医药经济实力,而且再一次令所有医药企业从浙江民营医药企业身上开了眼界。

     

    四民营企业受到尊重。2004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民营医药企业“扬眉吐气”的一年。在主板市场,益佰制药和康恩贝相继上市。而5月末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运作,新和成、华邦制药、华兰生物、威尔科技、鑫富股份、京新药业、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双鹭药业等9家家族控股或民营控股医药企业“鱼贯而入”,成为当时中小企业板一道迷人的景观。中小企业板不仅仅是帮助这些民营医药企业打通了直接融资的渠道,而且因获得与国有控股医药类公司同等待遇,将激发民营医药企业为医药经济上台阶、上水平、上规模的巨大潜在动力。不知什么缘故,过去医药类公司若有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尤其是第一把手出现升迁、辞职或罢免,在证券市场总是“静若止水”。激不起多少涟漪。2004年这种情形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但凡医药类公司一有类似消息,市场和媒体都会作出超乎寻常的积极反应,特别是媒体免不了要大肆报道一番。

     

    应该肯定地讲,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亦反映医药行业发展与变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重视。同时,市场和媒体关注点放在高管上更不奇怪,因为2004年似乎注定就是部分医药类公司高层更替的年份。

     

    2004年5月,国资委负责人突然光临三九集团宣布,年届63岁的赵新先因“年龄过限”、“超期服役”,免除其三九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等职务;接替人为原中国通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年不足50岁的孙晓民。

     

    三九集团从加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白手起家,发展到如今总资产近200亿元并拥有“三九系”,无论如何,赵新先功不可没。不过,由于国有企业体制固有的弊端以及企业过度扩张的盲目性,进入21世纪,三九集团的问题即浮出水面。

     

    其中最令证券市场诟病的是,2001年8月三九医药公告披露,控股股东三九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占用三九医药超过25亿元。由此导致三九集团及其子公司纠缠3年多持续不断的清偿重组。可惜的是,三九集团的努力最终没有达致“原银奉还”、挽回声誉的目标,反倒惹来多家银行债权人登门索债或以司法途径质押、拍卖股权。

     

    从赵新先到孙晓民,新老交替也好、改朝换代也罢,个中有着某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问题是,孙晓民在现有体制框架之下,能否有效化解三九集团存在的种种历史遗留问题呢?

     

    对于执掌双鹤药业帅印长达7年、拥有20年医药企业管理经验的乔俊峰来说,其2004年5月辞去双鹤药业董事长之职,从某种程序讲是一种解脱。

     

    乔俊峰与赵新先有一些相似之处。乔俊峰年龄62岁,与赵新先年龄差不了多少;两人均长期担任上市公司第一高层,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过人的威望;两人都有别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医药企业领导能力,曾创造过足以自傲的经营业绩。

     

    有意思的是,乔俊峰与赵新先一样,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犯了无节制、过度扩张企业规模的失误,以至管理跟不上、资金链紧绷、呆坏帐积聚,企业效益出现显著下降。换一角度看待乔俊峰和赵新先的“过失”,对后来者不失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现在,继卫华诚接任双鹤药业董事长后,华源生命又从高端切入。如无意外,双鹤药业结束暂时经营暗淡期为时不会太远。

     

    最想不到的是哈药集团刘存周提前辞去董事长一职。在医药行业,刘存周主政下的哈药集团发展模式虽颇具争议性。不过,哈药集团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销售收入排名全国医药企业第一,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以目前的情况分析,因抗生素降价和限售,或许会对哈药集团经营状况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估计不会太长。相信哈药集团新的团队在开启没有“刘存周时代”新的局面之后,能够继续发展与成长的趋势。

     

        时光很快翻开2004年最后一页,医药行业的历史将随之进入2005年继续续写,资本也会发挥自身固有的本能的作用。那么,作为朝阳行业的医药企业,谁是触摸2005年第一缕阳光的第一人呢? 《医药经济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