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国家开始对济源市冬凌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由河南中医学院、济世药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建的全国最大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今年在济源市克井镇枣庙村诞生。 11月20日,记者来到这个位于太行山脚下的规范化种植基地。湛蓝的天空下,一片片田地里密密麻麻的冬凌草蔚为壮观。虽然今年的第二茬已收割结束,但地里依然有不少翠绿的冬凌草叶子在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冬凌草是生长在济源市太行山、王屋山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的一种可药用植物。每到霜降后,草根茎地上部分,挂满了薄如蝉翼的薄冰,遇阳光不化,遇风沙不落,老百姓称其为“仙草”。2001年以来,济源市政府、济世药业和河南省中医学院联合开展了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计划——冬凌草规范化种植课题研究,制定了冬凌草生产标准操作规程,2004年通过科技部组织验收,同年济源市“冬凌草有机栽培标准化及其加工技术研究”被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冬凌草实行规范化种植生产对环境有着严格要求。科研人员多方考察,反复论证,终于确定了克井镇枣庙村这个基地。枣庙村北依太行,光照充足,引沁渠、蟒河穿境而过,水利条件极为便利,再加上周围没有污染源,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河南中医学院从事冬凌草项目研究的董城明说:“为保证冬凌草的高品质,规范化种植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以及农药残留等有害有毒物质,所以我们选中了枣庙村,主要是看好这里的环境。” 为给冬凌草规范化种植提供保障,枣庙村着眼大局 ,通过流转集中了500亩土地,全部用与服务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省中医学院和济世药业把基地用地租过来后,一方面用于冬凌草种植的技术研究,一方面推行标准化规模生产。而枣庙村的群众则是从服务冬凌草基地中得到收益,除草、收割、管理多数活儿都是当地村民干的。村民赵永秀说:“服务冬凌草基地,村里每户能收入两三千元呢!” 枣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天才表示,下一步他们村还要在500亩基地的基础上再壮大规模。济世药业将为村里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并实行保护价收购。 济世药业的相关负责人陈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源冬凌草种群独特,品质地道,其甲素含量比其他地方产的冬凌草高50%,目前的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并远销中国香港和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近日济源市冬凌草基地又入选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基地实行规范化种植将进一步提高济源市冬凌草产品的品质,有利于从种植保护到研发生产、市场开发形成一系列的标准化,把冬凌草打造成济源一流的名片。 |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