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药谷”崛起之魂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张贺文 (浏阳生物医药园管委会浏阳410300) 中药研究与信息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建园以来,不断地围绕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经营国际化持续创新,一举跃为中国医药企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剖析浏阳生物医药园发展
张贺文 (浏阳生物医药园管委会浏阳410300)
中药研究与信息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建园以来,不断地围绕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经营国际化持续创新,一举跃为中国医药企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剖析浏阳生物医药园发展轨迹,关键是把握“三个什么”。
创新具备了什么
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与长沙市人民政府签约授牌共建,1998年10月正式启动,总投资38亿元,入园企业65家,占地13平方公里,距省会长沙35公里,至黄花国际机场车程15分钟。6年风雨创业,昔日荒山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制药企业最多的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基地、湖南省“十五”计划重点和长沙市十大标志性工程。浏阳医药创新具备三大优势。
政策优势浏阳生物医药园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科技部确定园区为国家生物医药火炬基地,湖南省人民政府也将其列为“十五”计划重点培育的四大产业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和2005~2007年省政府重点项目。为此,园区赋予了以下几方面主要政策,一是在税收上享受国家级开发区和浏阳革命老区的优惠政策,并实行“一级金库,一级财政‘’,地方收入全额返还园区建设和扶持企业发展;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省建行和省工商银行2003年8月共为园区授信达40亿元,近年来累计发放的贷款总额已达10亿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三是建立新型的科技创新机制,省政府对入园医药科技企业的科技引导资金切块支持,并与长沙市政府一道投资建设了湖南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南医药留学人员创业园,不少医药科技企业借此快速发展;四是在投资环境上重点保护,省委、省政府下文明确由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孙载夫任园区联系领导,省发改委为联系单位,省药监局等有关部门也把园区建设列为重点政策扶持单位。如此有利的医药优先发展战略,无疑是浏阳医药创新的政策优势。
产业化优势 湖南新药研发能力居全国前四位,浏阳生物医药园作为主要产业化基地,投资6500万元建设的国家级新药研发中心,既有一般创业园都有的办公楼、住宿生活区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公共的医药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等。这样,14家留学生科技企业的筑巢,催生了新型留学生医药科研园的胜利诞生;218名院士、博士顶尖人才的引进,使浏阳实现了高层次产业结构的调整;65家高科技医药群星闪烁,引爆了中国医药集群研发的洼地效应。建园短短6年,孵化国家级新药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59个。园区斯奇公司的新产品斯奇康,填补了国内双向免疫的空白,技术领先国内15年,投产当年产值达1.7亿元;泰尔公司的安君宁在神经类药市场独领风骚,排名全国第一,一二小箱安君宁超过一大卡车烟花价值;美罗银河生化公司的氨磷汀引进美国技术成功产业化,每支卖到1000元供不应求;守护神公司的百艾洗液艳压群芳,跃为全国妇科药第三大品牌;威尔曼公司的新治君销售额雄居
全国前百位,香港冠景集团湖南湘药公司的无水咖啡因、磺胺嘧啶更是久负盛名。专业优势经济学家钟朋荣在其《中国企业为谁 而办》中指出:三条小狗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小狗经 济”打败“斑马经济’’的秘诀在于专业明确。纵观美国硅 谷、128号公路带、日本冷泉港的神奇创新,无不源自专业化。历经风雨沧桑,浏阳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产业集群优势,有以斯奇等6家公司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专业基地,中外合资威尔曼、美罗等10家企业为核心的化学合成药专业基地,泰尔、九汇等6家企业领衔主演的中成药专业基地。组建符合GAP国际标准的中药材基地、中药集成提取中心、化学原料药中心等原料专业基地;二是产业链优势,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关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专业网络。九汇公司将中药提取物供应泰尔公司,促其研发可邦、维婷新品,开创湖南医药首个逾亿元的知名品牌。湖南维康医药研究所、湖南医药工业研究院将10项成果转让美罗、迪药公司,使专业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服务专业优势,建立专业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新品申报、企业认证一条龙服务。历时8年投资1000万元开发新药而未能申报成功的某制药公司,在管委会指导下在临床实验上科学管理,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拿到新药证书。建立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专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哈佛学子杨登科的基因项目,仅半年时间顺利融资征地建厂。与美国、德国、俄罗斯等众多国家建立专业国际合作服务体系,促使斯奇公司、玄夏公司在泰国设厂,首开湖南医药国外建厂历史先河。园区的国际化空间也不断拓展。园区已分别在美国、英国设立办事处,并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代理相关境外招商投资工作。
创新还要做什么
浏阳参与国际医药创新,亟待构建“三大体系”。构建现代化医药创新体系 一是夯实科技人才这个创新根本。按照“近期靠引进,中期靠培训,长期靠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园区医药科技创业大楼、医药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的科研优势,尽快形成新药产业化高潮。在园区科研创新基金的基础上,在省市政府财政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对新药开发的投资引导力度,培育高精尖项目。健全与大专院校的紧密型联系,创新新药研发与产业化的管理通道,实现科工贸产学研的结合。深化与新药管理的联系,加强和改进专业化服务工作;二是把握生物医药这个创新主体。在众多医药创新领域中,生物医药以其成本低、周期短、回报高、见效快而成为医药创新的主体和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中国生物医药近10年来保持每年18%增长速度,几乎每4年翻一番,去年基因工程药物销售达45亿元。基因治疗是医药发展方向,要努力抢占先机。园区要在稳定现有湖南斯奇公司等6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入园创新。当然,为了确保园区当前规模,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在中药现代化和化学药品的抢份工作;三是搭建国际化发展这个创新平台。医药创新成本风险高,科技集成度大,园区仅靠现有财力和科技水平难以建树创新大业,必须在巩固现有与美国、俄罗斯等医药研究机构技术合作同时,全力扩展国际科技交流窗口,注重引进重量级医药科研机构,合资合作借力起飞。构建更加现代化医药工业的产业链体系 园区目前已完成水、电、气、污水处理及其主配套基础设施投入达7亿元,超过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其余地方政府对医药投入的总和,对医药企业的投入也达到12亿多元,这些投入还在继续增加。作为中西部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生物医药基地,还应进一步提高载体对大规模医药企业的吸呐能力。例如,要进一步新辟一片以化学合成药特别是原料药的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与生物制药、化学制剂的集中区应在物理上有距离、产业上有联系;要在中成药工业方面进一步理顺提取物与制剂产业的关系,建设一个与GAP基地有联系的大规模集中提取中心;而在核心工业区,则要继续保持其科技产业化的高效益、高档次、高品味的特点,并与医药贸易区、休闲疗养区结为一体。目前,园区已有6平方公里的建成面积,要在上述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拓展成30-50km2的规划,体现出医药城的特点。这个医药城应以“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城镇、引导健康生活”为己任,使其不仅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医药产品制造基地,还应成为高科技产品研发、出口的重要基地和完全现代化的以健康产业为特点的新城市。
构建更加面向市场的资本运营体系 实现“药谷“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要确保大规模医药投入的实现,仅靠产业链自然的生长也是不够的。在建设一个现代化产业基地的同时,要在这个基地把资本市场同时建设起来。对于政府管理机构来说,要尽快实现其投资公司的股份化,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要与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合作,分段分区建设园中园;要千方百计引进、新建一批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支持医药科技创业公司成长;要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确保银信投资风险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当然,实现这个医药基地的健康成长,除了中央的重视与支持外,省市各级政府要继续在财政体制、招商政策等方面保障措施到位。
构建现代化医药商贸体系 任何医药新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抢占市场份额是参与国际医药创新的关键。要发挥联合国工发组织的纽带作用,力争早日建成投资1亿元的国际医药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和投资1.2亿元、占地230亩的中国南方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医药物流中心,尽快竣工投产,使园区充分体现园区的医药贸易特点和国际化品味。要在巩固美国、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等国际窗口的基础上,通过医药新品展示会、招商引资洽谈会、医药电子网站,打造国际医药直销平台,扩大市场占有率,使浏阳成为国际医药新品的主要聚散地。【责任编辑:刘志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