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坚定信念,种好中医药“责任田”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2-24 15:23:14
  • 核心提示:“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之际,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之际,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有了法律保障,有了明确的施工图,作为中医药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昂首挺胸,坚定中医药自信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作为中医药人,一定要坚定中医药的自信,发展中医药不动摇、不折腾。只有自信,才能干成事。我们从事的不仅是一份职业,而是甘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中医药事业。

    传道授业,培育中医药人才

    当务之急是潜下心来,向学重教。第一,要真正打造一批“教学型名师”,积极鼓励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当本科生的导师,做三尺讲台的常青树,授业解惑的热心肠。第二,要攥紧拳头抓优势学科攻坚。千方百计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学科,知名学科,争创一流学科。一切资源、资金向优势学科攻坚倾斜,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继承创新,助推中医药发展

    没有继承的创新,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继承,则是墨守成规,失去生机活力。青蒿素是受中医药理论启发和指导,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获得的成果,是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的成功典范。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先证明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其次促进把继承和创新作为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中药学人,这些年来,一直强调回归中药学教育的本源,强化学生“中医药辨证思维”“科学思维”“双思维”的培养,在中药学专业认证中得到认可。第一,继续抓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做好濒危、稀缺中药材种质种苗资源库建设。第二,进一步建设好安徽道地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以“十大”皖药为抓手,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以疗效为基础、问题为导向,提升中药品质和学术创新。第三,积极做好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培训项目的谋划和教育,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和发掘。

    以文化人,传播中医药文化

    弘扬中医药文化,不仅仅在于营造氛围,更重要的是“以文化人”,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传播,让民众真正理解和认同,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首先,要积极宣传倡导用好中药。不但要研制出“好药”,更要让老百姓科学地用药,不迷信、不滥用。其次,要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普。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凸显中医药优势,高标准、大手笔建设一个绿色、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校园。以新校区中药资源中心、药用植物园为重点,打造“中药药博园”,合理布局观赏性中药花卉和植物,使中医药校园成为高品位、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绿色生态文明示范园,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