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将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立诊所,以此缓解居民“看病难”问题,他们的想法切合实际,也有借鉴推广价值。
笔者的老家在豫北黄河滩区,是省级贫困县。几年前这里一位名叫夏庆恺的老中医去世,数万乡亲含泪为他送行,他的离去让这里的百姓一筹莫展。原因很简单,这里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名医少,设备差,而老夏先生前是用祖传的中医中药为这里的百姓祛病除疾,极大缓解了贫穷地区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当时笔者在夏庆恺所在的医院当院长,他的日门诊量不少于60人次,九成以上患者服用草药,人均门诊消费在5~7元,那里的人亲切地称他“俺家夏先”。
笔者认为,今年国家将基层作为医改重点,在人力、物力、技术、设备上加大投入,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贫困边远地区让职业医师开办私立诊所,特别是中医诊所,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同时中医药诊所也会有更好的前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