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建设,无论是从运行机制上,还是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上,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江苏分院作为全国第一家分院,除了其自身的建设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进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分院的探索,思考如何在当代科技协同创新的大环境下,深入理解和践行分院建设目标、创新发展路径和模式。现结合近期江苏分院的具体工作实践,就我们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分院总体建设目标和工作策略的初步思考汇报如下。
分院建设总体构想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志勇书记、张伯礼院长等多次指示,并提出了分院建设总体框架。这个框架的主要内容就是:分院建设将按照“面向需求、推倒围墙、整合资源、和合共进”的发展理念,形成“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实现“创新大思路、凝练大项目、实现大联合、搭建大平台、培育大成果、开拓大市场”的中医药创新发展目标。此框架也确立了分院建设的基本方向。
分院建设基本原则的思考
首先,应遵循中医药科研规律,适应当代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大趋势。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当今社会,大学科融合、协同创新已经进入科技发展的主流。分院建设必须遵循中医药科研规律,适应当代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大趋势。
其次,应满足地方/区域科研院所发展的基本诉求,应能够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地方研究院所寻求自身发展是其建设分院的主要驱动力。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提出分院建设要求的地方单位都是在其自身科研、医疗、教学等各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希望有更明确的研究方向、更多的资源支持、更广阔的平台,谋求更快、更好地甚至是跨越式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单位往往具有较好甚至很好的综合实力,干部、群众进取心强。分院建设必须首先服务分院发展这一基本诉求。当然,也必须服务于区域/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再次,应适宜我国现行科研体制和地方分院的具体情况。我国现行科研体制有其固有的框架、规范和属性,各地方分院的发展水平、环境各不相同。分院建设必须适宜我国现行科研体制和地方分院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分院成立后,建设单位仍作为独立法人单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行政隶属关系和资金渠道等保持不变。这样的工作框架,使得总院(指称中国中医科学院本院,下同)与分院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其他垂直管理的行政直属单位,两院之间行政关联度不那么强,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强化两院的联系,强化两院在科技规划、资源共享、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互支持,是协同创新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机制之一。另一方面,两院之间行政关联度不那么强也有有利的方面,那就是地方分院能够继续得到地方政府支持,汲取更多的地方营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科研院所及其地区优势,是地方分院建设必须考虑的。
分院建设工作重点的思考
在江苏分院揭牌仪式上,王国强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要共同制定好分院发展规划,建立好工作机制,整合好内部资源,落实好重点研究任务。要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上要有所创新。张伯礼也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分院“围绕既定发展目标,发挥中央和地方双方优势,以机制创新为先导,以科研项目合作与学术交流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优势互补,扎实推进”的工作方针做好工作。我们体会,分院建设总体工作重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素:
以分院发展为中心。分院建设一切要从分院发展的角度去着眼,一切为了分院的未来发展,服务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需求与产业进步。
以机制创新为先导。要解放思想,创新合作机制,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倡导新理念、新思路,积极探索分院组织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
以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为着力点。面向需求,搭建开放、流动的合作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共同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形成联合攻关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信息共享和成果共享。同时,努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凝练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解决地方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以人才培养为基石。统筹人才资源,加强人才交流,强化人才培育。中国中医科学院所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向分院开放,优先聘任首席研究员、客座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同时,相互邀请对方专家兼职从事科研工作,互派科研管理人员双向任职。注重培养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培育一流团队,发展先进学科,夯实分院建设的基石。
江苏分院工作的初步实践
首先,在分院建设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完善顶层设计。分院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现有优势,利用发展机遇,克服自身的劣势,应对潜在的威胁。7月10~11日,我们连续组织召开了院内外分院建设专家咨询与调研座谈会。主要议题是完善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建设顶层设计,细化实施方案。专家与有关部门领导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细致分析了建设江苏分院的目标、优势和不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分院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分院建设具体工作和思路上达成诸多共识。在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后,院领导班子召开了多次专题讨论会,明确了工作重点。另外,以党委、团委和工会牵头,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新征程,新起点,我与分院建设”征文活动,集思广益,汇集智慧,同时帮助广大职工树立分院建设主人翁意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分院建设的积极性。近期即将召开的分院学术委员会和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席会议,将就江苏分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审定,此举标志江苏分院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其次,力抓总院和分院的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7月23~26日,在科学院学术处的统一协调和各二级院所的大力支持下,院领导及科研、临床、职能科室负责人一行赴总院,分别学习参观了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和天津滨海现代中药研究中心,为推动分院与总院各二级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开了一个好头。同时,与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共同组织,面向院内外,邀请总院及北京交通大学等多名专家来院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另外,在2013年年度所级课题招标中,设立学术交流专项,专项支持分院与总院之间的学科协作和学术交流。目前已有肿瘤、妇科、外科、心血管科和放射科与总院对口学科达成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初步合作意向。
再次,注重培育,提高分院整体科研能力,增加科研规模。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分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分院和中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联合主办的临床研究规范(GCP)与机构建设专题培训班8月24~25日圆满结束。全院临床科研骨干20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此次培训针对性强,立足基本功,紧扣医院临床研究实际,着力培养大家树立先进的临床研究原则、理念和方法。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有利于加快分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和申报新专业的工作进度,同时将进一步规范分院临床研究过程,整体提升临床研究水平和能力。8月2日,发布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2013年院级科研基金招标指南。院级基金强调围绕临床问题,坚持为医院发展服务,坚持以探索(探索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与培育(培育人才、培育项目和培育成果)为重点,以面向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重点支持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特色鲜明、创新性较强的中医药诊疗手段临床及其基础研究。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立项。
总的来说,江苏分院的工作刚开头,我们思考的深度和系统也都很不够,仅以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我们深知这种思考一定是一个漫长、持续、渐进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