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唐汉论语 > 正文
  • 中医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探索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薛芳芸 李俊 时间:2012-12-15 14:36:00
  • 核心提示: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进入了各大中医药院校,但是如何具体实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笔者以山西中医学院为例,探索以专题讲座和经典导读为主、网络教学为辅、课外实践为补充和延伸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开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进入了各大中医药院校,但是如何具体实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笔者以山西中医学院为例,探索以专题讲座和经典导读为主、网络教学为辅、课外实践为补充和延伸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使理论讲授、网上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教和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专题讲座模式  围绕课程教育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专业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以知识点为教学结构形式,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鉴赏、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教育科举制度等。教学时间为大一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由5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讲授传统文化之精髓。老师讲授结束后,学生随堂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内容有所把握,最基本的精神有所领会,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做到文为医用,文医互渗,为学习中医、领悟中医之精髓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典导读模式  学经典著作中撷取其精华篇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同样以知识点为教学结构形式,对大一新生在入校的第二学期开设国学经典导读。其宗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其具体内容分别是:《弟子规》选读、《史记》选读、《诗经》选读、《四书》选读、《左传》选读、《孙子兵法》选读等。教师讲授最基本国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思考,启发思维,组织讨论,使学生先入国学之门,然后由浅入深,逐步登堂入室,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其目的是从另一角度,以导读的形式对中医大学生渗透传统文化。

      网络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整合社科部人文社科知识课程体系,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交互性和衔接性,共同构建“国学文化教育”网页平台,以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国学经典导读为主,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制作教学指导网页,投放到校园网上,装载大量的教学辅助资料,如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思考练习、影视资料、教师在线、教学成果、中华文化经典论坛、中医与传统文化论坛、传统经典故事大家讲、古诗文欣赏等等。开通网上自学系统,设置网上师生互动答疑平台,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便利条件。

      课外实践模式  延伸课外视野,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比如组建“大学生国学兴趣小组”,组织各种演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节,举行国学知识竞赛及“读中华文化经典之我感”系列征文活动,设立奖项,以奖促学,重视校园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等,做到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扩大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践证明,对中医药院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学习中医、培养中医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