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
广东省中医院可谓全国中医院的领头羊。
来到广东省中医院采访,正值医院建院80周年,在这样一个欢庆的时刻,却不见医院有任何庆典活动,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学术研讨活动和专科专病讨论会。
在广东省中医院最令记者难忘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集体迸发出的工作向心力。在与各位员工接触中,他们总在不经意间显现出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处事态度。在这里,看不到散漫悠闲的步伐与语调,每个人仿佛都自行调整成“快进模式”,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完成手头的工作。
舍不得打扰他们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一连3天的采访几乎都是见缝插针,在上班之前、会议间隙、午休及晚饭时间,尽量在工作之余请出专家采访。
在这里,你会看到医生为了准时赶到分院给患者看病,午饭直接在车上解决;管理人员离开办公桌,到临床一线,在实际走动中了解、解决医院存在的问题;很多工作人员下班后仍自愿坚守在岗位上;医生们在饭桌上讨论的仍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治疗方法·····
“党建做好了,工作才有向心力”,在全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背景下,广东省中医院正是以一种最实际、最无声的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回放:
7月10日 承家传技艺 扬中医骨伤优势
7月11日 承祖业更扬大医美德
本报连续刊载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张绍富、张玉柱父子的事迹,张氏正骨手法配合张氏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法、张氏祖方百草膏及中药内服等,对治疗骨折骨伤具有明显优势。
他们弘扬中医骨伤优势,革新祖传治疗方法,打破门户广收徒弟;建院27年来,以简便廉验造福广大百姓,2011年尤其在成功治愈了“最美妈妈”吴菊萍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7月19日 “兖州模式”拉近医患距离
记者走进山东省兖州市中医院详细了解“兖州模式”。两年半时间,“先看病后付费”的就诊模式已让4万多名患者受益,没有出现一例恶意逃费现象,且实现了医院业务成倍增长。
“兖州模式”实现就医“零”门槛,让人民群众分享到医改的红利,缓解广大基层百姓缺钱、少钱看病的状况,让群众看病不再那么难。目前该模式已在山东全省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推广,全国多个省市区也在学习和试水中。
8月1日 乞国艳:从患者到医者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乞国艳是被病魔折磨了9年之久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她以自己为临床观察对象验证重症肌无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融合中药、穴位注射、西医、养生、心理等治疗方法,总结创立了“乞氏疗法”。
2004年至今,她开设的重症肌无力门诊诊疗6000多人次,收治全国各地患者千余人,临床治愈率已经达到88%。
8月30日 夏桂成:一生为医术 一心为百姓
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创立了“中医妇科调周理论体系”,形成了“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创新理论及临床应用”成果。虽年事已高,夏桂成仍坚持每周4次门诊1次查房,他提出的“经间期生殖生理理论”和“经间期出血病症”被编入全国统编教材,填补了中医妇科学对月经周期认识的空白。
9月2日 王金海:一切为了村民的健康
获首届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称号的王金海,擅于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熟练掌握针灸、火罐、耳针等适宜技术,尤其在脑中风、妇科病、脾胃病的治疗方面成效卓著。他不但把全部的医术毫无保留地教给自己收养的孩子们,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践行“患者永远是第一位,患者需要温暖,需要有效、廉价的服务”的思想。
9月6日 朱立国:抗震救灾中的白衣英雄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望京医院院长朱立国多次临危受命,奔赴地震灾区应急救援,谱写一曲曲“生命大营救”的战歌。他救汶川、援玉树、助雅安,在强余震中完成一台台手术,牵头制订了有关骨折康复、截肢术后治疗以及截瘫患者康复等地震常见骨伤科疾患的中医诊疗方案。
9月13日 眼科医院:安医者心 走特色路 赢患者情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依靠群众,建立制度,让人文关怀从职工传递到患者,带着感情为职工办实事、解决问题,让他们自发自愿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潜移默化中,把人文关怀从职工传递给患者,实现了医院良性发展,也带来了医患和谐。
11月21日 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本,疗效是关键
11月22日 现代中医院的“国际范儿”
11月25日 大德路上有“大医”
很多人到广东省中医院,都会为长达50米的中药房柜台而惊叹。柜台里调剂员们前后左右齐开工,一袋袋小包装饮片从药斗来到案前,按配方分装后递进抓好的药袋送至柜台,忙而不乱。装好的药包在柜台前一字排开,宛如长城,蔚为壮观。更让人惊叹的是一个数字——日均开出12吨中药饮片!
12月4日 病痛不能磨灭医者的本色情怀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蔡春林,历经7次直肠腺瘤手术,生病10年,却接诊病人25万人次。他的个人门诊和住院病人数位列全省二级医院前三,推出的脊柱微创、小针刀、液体松懈术等新疗法,对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中风后遗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小小针灸科,现已发展成为70张病床,年收入700万元的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12月25日 4.9%药占比是如何实现的
创建于1958年的重庆市中医骨伤医院,熔武功点穴与正骨手法于一炉,形成了一套骨伤科独特的治疗方法。该院筋伤科,中药使用率几乎100%,而且药占比只有4.9%,求诊的患者享受到的治疗手段90%以上都是非药物疗法。
编辑点评:
今年7月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全行业认真实践,中医药系统掀起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热潮。
实践活动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中医药界,则是使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更满意。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医药系统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一系列先进典型。
在本报报道的这些令人感动的中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精神境界,看到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风范。正是无数个夏桂成、乞国艳、朱立国,坚守在中医临床第一线,为百姓解疾救苦,使中医药牢牢地植根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上,根深叶茂。
在本报报道的这些优秀先进的中医院中,我们看到了中医药事业蓬勃向上、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感受到中医药事业服务社会和国家大局的力量所在。正是无数个像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山东省兖州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这样的优秀中医院,在全国医疗卫生改革大潮中锐意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显示了中医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健康服务主阵地上不可小觑的地位和实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