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药现代化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社会经纬 > 正文
  • 武汉建成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

  •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10-05-19 09:52:00
  • 核心提示: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在我国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吃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在我国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吃中药,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中医药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符合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要求,符合老百姓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新需求。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 

      无论是未病之人、欲病之人,还是已病之人,个体人的整体状态都是可调的,适时地采取个性化干预,提升状态,实现“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可防范、控制疾病发生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

      2008年起,我市启动社区标准化中医科的建设。从硬件上,标准化的中医科要求区域独立、装修古色古韵。

      同时,全市为中医科配备了自动煎药机、熏蒸床、牵引床、中药柜等中医药设备,保证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开展10种以上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

      右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辖区的爹爹、婆婆们成为这里的常客。

      本报讯区域独立,统一中式装修,墙上张贴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中医药名家画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名言名篇等处处可见……昨日获悉,下月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将进行达标复核。

      市卫生局中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建设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时,提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标准化的中医科。

      从硬件上,标准化的中医科要求区域独立、装修古色古韵,有中医药文化浓郁的就医环境。市、区卫生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为中医科配备了自动煎药机、熏蒸床、牵引床、中药柜等中医药设备,保证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开展10种以上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中药房能提供80种中成药和25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

      此外,按照中医药服务需求,中医科还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中医药服务人员,医生不得少于两人。比如,使用面积大于200平方米的大型中医科,中医类别医师数不低于6人,护理人员需要100%受过中医药知识培训。

      据了解,中医科建设标准化纳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终绩效考核,中心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本报讯为提高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水平,我市在社区实施中医药人才战略,引进约70多名中医院校毕业生、聘请100多名退休老中医到社区坐诊。

      据介绍,我市建设标准化中医科的同时,实施“四个一批”解决社区中医药人才问题。

      一是“下来一批”:先后从省、市、区属二级以上医院选派500余人次中医药专家及技术人员支援和帮扶社区卫生机构;

      二是“返聘一批”:全市社区卫生机构聘请了一批退休的中医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

      三是“引进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充实相应的临床岗位;

      四是“培养一批”:重点对现有的社区卫生中医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岗位培训,通过推荐中医药文化读本、编制中医药知识小手册等,对现有95%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培训。

      据介绍,目前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批中青年中医逐步成长为深受辖区居民信赖的中医专家。

      本报讯火罐费一元,全身多处治疗一般不超过20元;普通感冒三剂中药8至10元解决问题……昨日获悉,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推广十余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价廉、有效的服务。

      据介绍,对于社区新建设的中医科,市卫生局出台专门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全科)诊室或针灸推拿诊室、中医治疗室;中医科要能运用10种以上中医药传统技术,如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

      据了解,我市将中医药适宜技术用于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等慢病防治中,开展“冬病夏治”和“冬季进补”等服务项目,满足了居民多样化需求。

      适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患者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既实效又实惠。

      中医药价廉有效

      缓解“看病贵”

      本报讯普通感冒三剂中药8—10元就能解决问题,一般性骨折用中医小夹板加复位100多元就能康复……洪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上十种中医药适宜技术,价廉有效。

      据了解,该区将省、市中医适宜技术90项整理成册,下发给每一个中心和站;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邀请技术贡献者亲自授课,使每一位中医药从业人员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适宜技术。

      这些中医药的适宜技术价廉有效,极大减轻了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

      此外,社区广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普及。从2008年以来,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讲座上千次,听课人数达5.5万人次,发放中医健康教育资料30多万份,传递中医药养身保健、中医药药膳食疗、中医药妇幼保健、中医药计生指导等知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区中医院整体转制成珞南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中医药以社区为平台,一些年老体弱、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花钱不多,疗效显著,中心门诊量当年提高了20%。

      去年,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门诊共接诊病人65万人次,其中中医康复治疗13.8万人次,门诊人均费用同比下降10.8%。

      【相关链接】

      洪山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 5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了15分钟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圈。

      中医药服务

      一中心一特色

      本报讯在青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医服务品牌,吸引市民无数。

      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打”中医康复,许多居民慕名远道而来,康复率达90%以上。中心还运用中医理论参与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制定适合老、妇、儿等重点人群及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中医定期上门指导。

      在钢都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蔡建华推拿复位堪称一绝;冶金街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辉主任正骨复位、红钢城二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出痔瘘中医诊疗、钢都123社区卫生服务站针灸减肥等各具特色。

      据介绍,针对辖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慢性病病人多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中医康复服务质量,建立社区中医药慢病特别是高血压防治规范化管理体系。

      目前,中医药服务全面融入社区卫生健康档案、家庭病床、家庭康复、家庭健康指导等服务中。

      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区社区卫生机构中医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31.4%。14个中心中医处方量占总量的30%左右,40个服务站中医处方量占总量的51%左右。

      【相关链接】

      青山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2个设立了中医科,都能为居民提供中药、针炙、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穴位注射等10种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40个站中有16个开设了5种以上的中医服务项目。全区中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为26%。

      名医坐堂引

      市民慕名来

      本报讯在武昌区中华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身中医世家中医专家陈启谷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省、内外慕名来找他看病的人总是排起长队。

      60多岁的邵利群太婆是陈启谷的一个老患者。邵利群身体不太好,每年秋冬时节都要生一场病,后来用了陈启谷的方子,过冬时身体利落多了。于是,她每年都要来一次。

      近几年来,武昌区培训了一批中医人才进社区,在市民中享有声誉。全区现有14名中医专业中高级职称人员担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各中心选拔业务强、技术好、医德高、群众赞的中医业务带头人,发展社区特色医疗。

      同时,对社区卫生中医技术人员进行规范化岗位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等,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疗人才。

      在首义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涛获得武汉市首届群众认可“好医生”荣誉;中华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操红艳,成为居民心中的守护神;杨园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喻立穴位针灸、胭脂路社区卫生服务站魏伟的手法推拿等专长,都深受辖区居民信赖。

      【相关链接】

      武昌区共有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执业医师410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116人,占执业医师的27%。18个中心均设立中医科,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穴位注射、刮痧、熏洗等10种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有16个站开设了4种以上的中医药服务项目。

      家住青山区红钢城的刘太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在这里的“治未病”工作室,万文越医生根据刘太婆的健康状态建立起中医档案,常常给太婆评估健康状况,并进行生活提醒。

      如今,“治未病工作室”成为每天中心咨询应诊量最多的科室。去年,万文越由市民海选,成为我市30名“我心目中的好医生”之一。

      据了解,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网络建成后,受到市民广泛认可,去年全市社区卫生机构中医门诊量占社区卫生总门诊量的25%。

      未来,我市居民将拥有中医健康档案,居民们知晓自己的中医体质,中医开具包括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在内的全方位养生健康处方。社区中医药将充分发挥中医在养生、保健、预防方面的优势,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普及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将中医“治未病”理论融入居民群众的平常生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