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投资建立首都名老中医研究室、工作室,系统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名老中医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给予支持和奖励,对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给予政策支持。
成立首都名医研修院,聘请全国名老中医系统讲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定期遴选优秀中医药人才进院集中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每人300学时的中医药技术能力培训;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3年内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有以中医为主或能够运用中西两法为群众服务的医生,打造中医药“人才之都”。
在北京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主题计划、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主题计划中增加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和新药创制研究内容。每年组织一批中医药领域科研项目,将首都中医药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列入“重大科技需求专项”加快立项,力争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同时,培育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中药研发和生产,鼓励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壮大首都中医药产业实力。
扶持北京市中药研究所中试基地平台建设,为加快首都名老中医验方的研究和开发新药、名药提供服务;鼓励将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患者使用方便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验方在二级(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事委员会的备案记录、调剂记录和临床病历,均可以作为使用历史的证明资料,依法简化制剂申报程序、加快审批;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使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