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在省内首创的这一杏林医疗联合体,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单位,组织辖区内10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共同参与,市卫生局和中医院一次性投入共50万元作为联合体运行启动基金。余姚市中医院院长马伟明向记者介绍,创建这一联合体目的是为扩大中医药在农村的渗透影响力,实施基层名中医培养策略,提高乡镇中医药技术水平,夯实农村中医药事业建设基础,把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做强做大。
余姚市杏林医疗联合体保持各成员单位行政隶属关系、产权和人事关系以及独立法人地位、财务制度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联合体理事会制,理事长由中医院院长担任,各成立单位负责人为理事,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同时,制订《杏林医疗联合体运行方案》,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主要合作内容一为资源共享:联合体成员单位紧缺人才可通用,技术设备通用,管理资源通用,医技检查结果在有效监控下通用,会诊单、转诊单、医技申请单和门诊及住院病历、住院卡通用,避免设备设施等低水平、低效益重复投资。二是优势互补:开展医疗护理技术协作,联合处置重大特发医疗事件和救治重症疑难患者,并通过卫生院为中医院提供医疗中间服务,中医院帮助卫生院解决技术难题,联合拓展城乡中医药医疗业务。三是双向转诊:中医院与卫生院签订《杏林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协议》,明确上转和下转的病种范围以及双方职责、转诊操作流程,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培养农村中医人才,这是联合体的“重头戏”。余姚市中医院已与10家成员单位卫生院签订《中医药人才培养协议书》,该院挑选10名高级职称中医师为带教导师,卫生院各自确定1名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热爱农村中医事业的学员,实行师徒一对一结对制度。参照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培养水准,要求学员以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学习,熟练掌握中医经典理论;采取以师带徒方法,带教导师每周一天到相关卫生院坐诊和指导,学员跟师实习;从师学员每周一天去导师单位参加临床实践,由导师定期发带教劳务津贴,对学员凭考绩奖励。
余姚市中医院院长马伟明对记者说。该市杏林医疗联合体不同于一般城乡医疗机构的挂钩合作,而是由市卫生局直接指导和监管,联合体的运行实行目标管理和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记者了解到,“杏林医疗联合体”促使城乡两级医疗机构在中医药服务中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从“孤军作战”到组建“联合舰队”。这一全新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中医院的龙头作用,有利于整体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技术能级,它既能更好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新需求,又有利于促进中医院和卫生院业务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杏林医疗联合体”惠及了广大患者和中医院、卫生院“你我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