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药“航母”带动农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周颖)“打造中药“航母”,带动农业发展,是中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耀志深有体会地说这番话时,虽然感到任重道远,但目光中却充满了执著与自信。
孙耀志代表认为,中药工业作为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要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打造一批中药航母,使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过硬产品品牌、科学管理机制的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企业升级,带动农业发展的龙头。而国药名牌企业在保障名牌产品质量、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关多元化扩张,以促进企业更快发展,具备抗击国际市场风浪的综合实力。目前,宛药集团经营中成药、妇女卫生用品、药用塑料包装和汽车配件四大产业,成为拥有11家子公司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去年,集团总产值已达7亿元,销售收入6亿元,实现利税8800万元。
在打造中药航母的过程中,在农村长大的孙耀志时刻不忘农民的养育之恩。他告诉记者,“三农”问题是朱镕基总理一直关心的问题,也与中药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比如说,要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抓药材,抓药材就得建基地,建基地就必须和农民打交道。因此,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发展义不容辞。从1998年起,宛药集团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确保药材地道、上乘、天然、无污染。他们先后建立了伏牛山区的山茱萸基地、焦作的山药基地、信阳的茯苓基地以及福建、安徽的泽泻和丹皮基地等,为农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机遇和门路。他们采取“公司+基地+药农”的生产模式,与当地农民签订30年不变的合作合同,发放“农户种植药材产量登记卡”统一管理,并在基地派驻大量农业技术人员辅导农民,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种植、采收中药材。集团每年给基地农民带来直接收入上亿元,带动50万农民奔小康,还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孙耀志代表说,中药既是民族工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他希望,国家从政策、资金、技术、舆论导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一大批中药航母迅速崛起。对于“三农”问题,中药企业也不能等闲视之,要联合起来,做大做强,不仅要参与国际竞争,满足群众健康需求,还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他预计,到2005年,宛药集团总产值达到15个亿,可以带动150万农民达到小康;到2010年,集团总产值达到30个亿,可以带动300万农民达到小康。他决心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农民创造机遇,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创造幸福。B22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