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杜瓜收获加工的季节又到了。9号上午,在曹桥街道曹桥村唐冲其家,金灿灿、绿油油的鲜杜瓜铺满一地,还有不少挑选好的鲜杜瓜子。攥一把瓜子在手中,发现今年的每颗杜瓜子比往年大了一倍不止,而且显得更为饱满,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与以前从散户手中收购加工杜瓜不用,今年唐冲其的杜瓜主要来源于自己种植,并且从种子繁殖开始,到加工销售都是一条龙。三年前,在街道农技专家的推荐下,唐冲其和其他几个合伙人成立了一家杜瓜专业合作社,开始尝试繁殖新品种。经过两年的试验,从最初的三分地到今年的30亩地,唐冲其的杜瓜终于能够大量上市。“新品种粒子大,产量高,市场上对这个品种供不应求。我们今年收下来的鲜杜瓜子已经全部由一家炒货厂订购了。”唐冲其说到。据悉,新品种每亩产量能达到3500~4000斤左右,30亩杜瓜能收到10万斤鲜杜瓜子。另外,以前每50克需要250粒瓜子,而新品种只需要130~136粒左右。价格也较往年高出许多,效益能翻一倍。
自己繁殖种子,自己种植,自己加工销售,唐冲其对自家的杜瓜充满了信心,“现在我们合作社自己种的话,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保证市场供应数量,同时也能培育优良品种,一举三得。我们准备把今年的种苗明年准备扩展到一百亩。”
杜瓜浑身都是宝。据唐冲其介绍,小的杜瓜主要切片销往广州,去籽后的瓜皮烘培后销往安徽亳州,这些都是中药材,而杜瓜子则全部销往嘉兴加工成炒货进行销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