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云新,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镇金弄口村村民,患了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一年来入住丽水市中医医院6次,花费共达21万余元。经农医保报销和民政大病救助后,又享受到该院的“惠民医疗”政策,减免其需自负的医疗费用80%,大大减轻了这位特困患者无法承受的医疗费用负担。
丽水市中医医院院长刘忠达介绍,该院除实施“惠民医疗”,还推出扶残、敬老医疗保健服务。他说,特困人群、残疾人和老年人最需要医疗保健照顾,我们要弘扬中医药为民服务的精神,把特别的爱献给这些最需关爱的人。
惠民医疗贴近特困患者心
丽水市中医医院增挂了“丽水市惠民医院”牌子,“惠民医疗”对象包括辖区内低保户和解放前的老党员、老革命及精简退职、下岗无业人员等8000余人。患者凭民政部门核准,市中医院发放的《惠民医疗证》就医,在新农合、居民医保报销基础上,门诊医疗费、输液费、“三大常规”检查和急诊留观诊查费等共8项免费;住院针灸推拿和“小生化”、CT、B超检查等10项减半收费。10余种院内中草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100%予以报销。基药目录内的药费优惠40%。“惠民医疗”得到丽水市财政每年200余万元专项补助。
这些年来,丽水市中医医院的“惠民医疗”力度不断加大。与2007年开始实施“惠民医疗”相比,2013年,该院惠民诊疗门诊从2100余人次增至1.8万余人次;住院从77人次增到817人次;优惠金额从1.4万余元增到230余万元,分别翻了几十番。
该院血透室主任刘小菊说,“惠民医疗”解决了特困患者的看病问题,中医院血透室现有78例尿毒症血透患者,其中67例为农村居民及下岗无业人员,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困难、昂贵的血透费用除农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后,自负部分仍不能承担,医院把他们全部列入“惠民医疗”对象。
“惠民医疗减免医疗费用,但不降低服务质量。”副院长王巧明说。对行动不便的患者由导医协助就诊、检查、取药和代办出入院手续,为无人照料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等。
特惠服务惠及所有残疾人
10年前,丽水市中医院获“全国志愿者助残先进集体”称号。10余年过去了,该院的扶残助残特惠服务有增无减。残疾人到该院就诊,享受“惠民医疗”医药费减免。医院建设“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摇着轮椅可直通门诊各科室、病区等地。导医服务台为残疾患者免费邮递检查报告单等。
扶残助残在丽水市中医医院已蔚然成风。每年助残日,该院都组织义诊和残疾预防、康复宣教活动,还专为残疾人推出“出诊服务”,患者只要一个电话,医院就派医务人员上门看病。该院还为残疾人办了不少实事。如为市“残联”创建“康复中心”提供技术指导;接纳10余名残疾人就业,并在住房等生活福利方面给予照顾等。
从市中医院考入市“残联”的副理事长谢丽福告诉记者,他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残疾,成绩优异的他连续3年高考因残疾落榜,第4次高考才被山东滨江医学院录取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可毕业后回丽水,其他医院都不要他,唯独中医院愿安排他工作。医院还送他到北京、上海大医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科学习进修,并使他顺利获副主任医师职称。谢丽福说,他一辈子都忘不了中医院的恩情。
“中医药健康行”关爱老年人
丽水有“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美称。
2013年11月,丽水市中医医院启动“百岁老人中医药健康行活动。”40余名志愿者,历时两个多月,走访了丽水市9县(市、区)大街小巷和偏远村落,登门访问全市城乡98位100岁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对每位老人作中医体质辨识,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及时回访,开展个性化中医药食疗及中医养生保健指导等服务。同时,应用中医理论对全市百岁老人进行养生保健系列研究,为发展丽水休闲养生经济提供参考。
医院发挥中医药防治老年病优势。组织以中医为主的专家团队,深入老年大学、社区举行义诊和科普讲座。病区推出“病房里的老年运动活动”,推广中医养生功法,让长期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患者适度锻炼。门诊和住院,70岁以上老年患者享受优先挂号入院、代办就医手续及随到随诊、上门出诊等10余项优惠服务。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82岁农民胡某患糖尿病,一天,他到中医院找糖尿病专家王夏叶诊疗,本来休息的王夏叶接到医院来电后立即冒着酷暑赶回接诊。王夏叶告诉记者,医院有个规矩,对老年患者就医做到有求必应。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