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浙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浙江 > 产业动态 > 正文
  • 杭州推荐“治未病”健康干预基本目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章关春 郑纯胜 时间:2012-02-11 16:14:00
  • 核心提示: 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该市拱墅区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帆领衔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探讨》进行评审。该课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经反复论证,在国内首次推出可供各地借鉴的《

     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该市拱墅区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帆领衔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探讨》进行评审。该课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下,经反复论证,在国内首次推出可供各地借鉴的《中医“治未病”健康项目基本目录(推荐稿)》。专家认为,这是一项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实用性的优秀中医药科技成果。

      其实早在2010年,该中心就针对社区中医“治未病”较为薄弱的问题,设计了由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机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进模式,即“和睦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注和肯定。该模式为中医“治未病”研究的上篇,即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工作模式;2011年的课题为中医“治未病”研究的中篇,就是在完成上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探讨》课题,通过文献调研手段,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做综合性分析,并梳理为10种类型:即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食疗的应用;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武术健身法的应用;膏方的应用;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以及“治未病”的康复方法等。

      研究提示,目前用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较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众多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缺乏统一管理,使得这些方法分散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而且对这些干预方法的效果尚缺乏权威的评价和论证。

      研究指出,当前亟待通过科研手段,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和现代预防医学理论,对现行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梳理、分类和排序,提出系统而又规范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形成一份类似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医“治未病”基本推荐目录。

      此课题向全国96家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征集已实施并行之有效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接着从征集到的200项干预方法中筛选出164项,再次组织试点单位的相关专家共同评审遴选,最终形成了包括116项内容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项目基本目录(推荐稿)》。

      研究提出的对策与建议为:应从国家层面对现行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进行规范化整理和科学化确认,从而形成一份能被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治未病”专业人员参考应用的权威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项目基本目录》,切实改变中医“治未病”实施项目无序的现象。

      鉴于中医“治未病”的专业性、学术性强,国家和省、市、县均应逐步建立中医“治未病”专家团队,对“治未病”工作,由专家团队具体指导。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性研究,为此,研究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对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进行社区实践研究。

      此外,还应把中医“治未病”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尤其对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医“治未病”项目要加大宣传与推广应用的力度,促使其惠及更多的人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