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医院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家集体所有制卫生院基础上创办的,近几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建设,尤其对振兴中医实行倾斜政策,将中医院整体迁建列入该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3+3”工程的重点项目。财政全额投入新建的镇海区中医院,总建筑面积3.46万平方米,设床位250张,开设15个临床科室和10余个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门诊以及9个医技科室,并设层流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和体检中心。同时,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增添医疗设备,使医院硬件设施达到一流。
记者在这家全新的中医院所见,宽敞明亮的门急诊、住院大楼各个指示牌一目了然,各科门诊均设舒适的候诊区,患者可单独就诊以保护隐私,儿科还开辟独立的儿童活动场所,输液大厅分设成人和儿童输液区域;每间病房都有独立卫生间及洗浴设施,病房间设隔离帘,还配备了舒适的陪护躺椅。
镇海区中医院在改善就医环境和硬件设施条件基础上,着力抓好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专科专病建设。该院儿科在徐佩莉主任中医师带领下,除诊治儿科一般疾病外,还开设了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哮喘、脾胃病等专科门诊,儿科一年来的门诊量达6.8万余人次,40张床位使用率达116%。
一手抓硬件过硬,一手抓软件不软,这是镇海区中医院的办院特点。医院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努力改善服务态度,处处提升优质服务。各临床科室和服务窗口分别实施岗位服务规范和服务承诺,医院推出看病有人引、检查有人陪、住院有人送、出院有人访“四有服务”,不断增设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门诊大厅为病人提供开水、茶杯、轮椅,增设导医和医疗咨询、预检分诊等服务。业务繁忙的科室和挂号、特检等服务窗口实行错时上班制,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学生就医开设绿色通道,输液大厅及病区免费供应纯净水。同时,为了减轻病人医疗费负担,医院坚持做到“四不”:不做不必要的检查,能在门诊治疗的不要求住院,能用中医中药治疗的不用西医西药,可用普通药的不用贵重药,促使该院门诊、住院人均费用为当地同级医院最低。为了关爱弱势患者,该院职工自发捐款并制做《结对帮困助医卡》,医院还在香港实业家、宁波市荣誉市民包景表先生资助下设立“包氏急救医疗救助基金”,对困难家庭成员和农民工患者就医给予医药费减免。为使辖区内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医院增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常年组织医疗业务骨干送医送药下社区下农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