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大力推进“云药之乡”建设。按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包括地道药材、药食两用药材、植物提取物和新资源食品种植面积)达到800万亩。到2020年,总产值则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将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意见中提出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优质中药材基地、加快培育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等重点任务。将依托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玉溪、楚雄、曲靖、红河等产业园区,打造“滇中现代中药(民族药)经济圈”,形成研发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流通、市场销售的产业核心。
同时,重点发展三七、天麻、当归、茯苓等云南地道药材,加快发展石斛、灯盏花、血竭、银杏、滇黄精、草乌等优势、特色药材,并因地制宜发展辣木、玛咖、红球藻、螺旋藻、蓝莓等新资源品种,打造一批保健品行业的大品种、大品牌、大企业,以及国内外有竞争力的植物提取物。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保障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
新载入国家目录品种奖100万
为保障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意见也强调,要积极支持云南省优势品种、特色品种进入国家和省级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新农合药品目录、基本药物目录,并在省内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载入国家药品标准、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民族药)企业若采取高薪聘用、股权激励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经评审认定后的引进人才,按照认定等次由省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20万元、15万元的购房补贴,所在企业按高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