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土地收入就能达到近万元,这对于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直属村的农民郑全喜来说,实在是太惊喜了。
让郑全喜在土地上发财的是中药材--贝母。记者见到郑全喜时,他正在贝母地里拔草,就是这不起眼的贝母成为他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在乌拉斯台乡直属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种植了贝母。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效,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贝母喜冷凉湿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1500米的黑油砂土种植,可以用鳞茎繁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
尼勒克县乌拉斯台乡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特别适合贝母等中药材的生长,该县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资源,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贝母,培育万元田,开辟新的增收途径。
郑全喜说:“我种贝母十几年了,在种植贝母这方面我觉得经济效益挺好的,每年大约有两万元的收入,在院子里种经济作物比种其他的东西要强的多。”
据了解,湿贝母去年每公斤70元 ,今年价格将达到80元左右。另外贝母种子目前卖到了每公斤1000元以上,而且供不应求。
副乡长苏俊林介绍说,近年来,乌拉斯台乡乡把特色种植作为发展庭院经济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现在种植贝母有70多户,总共有42亩,贝母种植取得了亩效益在5万元左右,通过实施特色种植,使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带动贝母产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