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辖下的中药组今日(三月三十一日)开始,为符合过渡性注册资格的中成药发出「确认中成药过渡性注册通知书」。通知书将列明该中成药的过渡性注册编号。 中药组委员谭丽芬医生在今日的记者会上说:「中成药注册制度是香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透过注册制度可以确保中成药的安全、质量及成效,从而保障公众健康。」
《中医药条例》(第549章)订明所有在香港制造或销售的中成药必须注册。而中成药若要获得注册,则必须在药物的安全、质量及成效三方面都达到中药组的要求。
中成药注册申请于2003年12月19日开始。当中,中成药过渡性注册申请,适用于任何于1999年3月1日时在香港制造或销售的中成药。有关的制造商、进口商或本地代理可直至2004年6月30日止,提出申请。至今,中药组一共收到约16,200宗中成药注册申请,包括14,000宗是同时申请过渡性注册的。
谭医生表示:「中药组及辖下的中药管理小组已将全数收到的中成药注册申请审阅。今天就有关工作,作进展汇报。」
约有5,700宗过渡性注册申请获发「确认中成药过渡性注册通知书」;约1,800宗已提交对保障公共缳生有基本保证数据的非过渡性注册申请,将获发「确认中成药注册(非过渡性)申请通知书」
另外,合共850宗申请被有关申请人撤回,约3,000宗申请则因未能提交对保障公共缳生有基本保证的资料而被拒绝。
至于,余下的申请则须于限期内提交所需的数据,以便中药组继续处理其申请。
同时出席记者会的中药管理小组主席李应生表示,中药组发出的「确认中成药过渡性注册通知书」会注明一个格式为《HKP-XXXXX》的过渡性注册编号。
他说:「在有关法例逐步实施后,申请人必须在相关中成药的外包装上,贴上或印上包括该注册编号及其它法例要求的标签内容。」
李主席解释,中药管理小组亦对申请非过渡性注册的基本注册数据作过初步审阅。中药组亦会为已提交对保障公共缳生有基本保证数据的中成药,发出「确认中成药注册(非过渡性)申请通知书」。
该通知书会显示该中成药注册申请的编号,格式为《HKNT-XXXXX》。但由于该编号并非注册编号,所以申请人不可在有关中成药的外包装上,贴上或印上载有《中成药注册编号》或《注册编号》等字句的标签。
中药组提醒市民于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以下各点:
1)中成药也是药的一类,应小心使用;
2)任何药(包括中成药)都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3)应先了解自己的需要,切勿胡乱食药;
4)天然产品不一定代表安全。此点必须留意;
5)中成药也有可能与其它药物相互影响。所以,在接受相关医护人员的诊治时,应告知最近的服药情况;
6)勿让小孩擅自接触到药品,包括中成药;
7)看清中成药的标签及/或说明书内容,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药物;
8)在使用中成药后,若产生不良反应或病情持续甚或转坏,应尽快求医。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药组委员谭丽芬医生(中)与中药管理小组主席李应生及缳生署助理署长(中医药)赵佩燕医生展示「确认中成药过渡性注册通知书」和「确认中成药注册(非过渡性)申请通知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