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就香港与内地、西医院校中医药专业与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差异及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提出中医药高等教育应注重多元化、多样化,将培养“专才”与“博学”相结合;在中医传承教育过程中,对于尚未认识清楚的理论及思想,不宜“轻易摒弃”,应随着人类阶段性认识的发展变化而重新理解认识;各院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增进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专家指出,中医药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中医药科研首先要树立自信、自尊的观念。现代中医药研究,应在尊重中医药理论的同时,汲取现代生命科学成就,并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标准,鼓励有一定基础的临床试验研究。孙汉董院士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复杂的、不是短时间就能取得显著成效的系统工程。我们应对一些适应症明确,疗效独特、可靠,目前西药不能治疗的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良方和产品,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脚踏实地研发出高质量的产品。”
会上,专家们从中医药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角度,分别阐述保证中药质量、保护中药资源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强调中国传统医药应成为一种鲜活的、不断更新的宝藏,并予以保护,而不是作为一种没有生命的、一成不变的遗产加以继承。继承创新是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延伸。尊重传统、谋求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一贯的基本观点。希望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能够进一步合作,对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这次会议也得到香港政府的重视,香港卫生署副署长谭丽芬女士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参与讨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