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中药材主要靠进口,每年进口金额约30余亿元新台币,如包括本地药材、进口制剂、食补中药等等,估计台湾中药消费值可达10O亿元,约为西药市场 220亿的一半。
台湾地区中药从业人员多,且整体素质较低。据报道,台湾地区有执照的中药商7千多家。1970年以来,台湾主管机关一直未举行中药商甄试工作,因此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无照药商也执业中药,同时还有一部分西药商也兼营中药。台湾地区中药商队伍庞大、混乱、素质低等诸多因素,严重地干扰了中药材市场的管理。
80年代中期,台湾药政部门在研拟措施加强中药从业人员在职教育、加强中药商管理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中药材品管研究,试图建立中药材标准规格及检验方法,为市售中药材品质鉴定提供依据,台湾科技界、制药工业界也基于上述共识,研究订定中药材品管规格,开展相关研究。药政、药管部门的重视,民间及科技间的共识,形成良性互动局面,推动中药材品管工作的开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