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言 生命接力
“捐献造血干细胞,只是自己一个平凡人做的一件平凡事,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一位教师,必须要肩负的社会责任。”这是梁峰老师在学校为他举办捐献干细胞欢送会上的发言。
作为全市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高校教师,他回忆到:“我上大学实习时,看到那么多血液病患者由于缺少造血干细胞源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有一天,有机会能为他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一定会义不容辞。”2009年3月,梁峰在参加志愿献血时,填写了一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
今年8月,梁峰接到造血干细胞中心郑州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其与一名在上海就医的6岁女性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向其征求意见。梁峰非常激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请求。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母亲心疼儿子身体瘦弱,一开始不同意。梁峰查阅搜集了大量的专业文献和新闻报道,耐心地向母亲做解释工作,母亲最后理解并支持了他的决定。
由于患者的病情紧急,梁峰的捐献就是与病魔做生命的赛跑。他积极配合医院进行各种检查。9月17日早7点,梁峰在家人和部门领导老师的陪伴下来到医院血液采集室。看到自己的血液在机器中间流动,造血干细胞一点一点被分离出来,梁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近3个小时的血液采集过程中,梁峰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情,还以医学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说明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危害,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梁峰说:“我只是自己一个平凡人做的一件平凡事。希望小朋友尽快好起来,健康成长;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立志为医 品学兼修
梁峰1985年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农村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每逢寒暑假,跟随父亲给人看病,上山采药。父亲用中医传统疗法为患者诊治的情景让他印象深刻,看着父亲工作时的专注神情和患者痊愈后高兴的表情,他早早立下了“济世于人,精诚为医”的志向。
200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在学期间,他先后跟随全国百佳青年女中医刘爱华、河南名中医张磊等名家,老师们高超的临床水平和大医精诚的精神让他受益良多。
2010年梁峰以优异成绩考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师从张国骏教授。对于梁峰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良好表现,张国骏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每次上课梁峰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在向老师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他还积极为患者服务,将自己的手机作为咨询电话留给患者。有一件事让张国骏印象最深:梁峰跟其出诊时,一对老年夫妇前来就诊,测量后发现血压高达170/140mmHg,张国骏建议要立即转到综合医院就诊。当发现两位老人身边没有儿女陪同时,梁峰自己打车将老人送到一附院急诊科,帮老人挂号、找大夫看病,一直陪伴到老人的儿子到来。受感动的患者家属掏出100元表示感谢,被梁峰婉言谢绝了。
在业余时间,梁峰经常到社区做健康知识义务讲座,宣传养生保健知识。2011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他经常免费为社区居民把脉看病并运用针灸、推拿等技术,深受患者欢迎。
梁峰在学期间,担任班级党支部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公益事业,多次组织参加志愿义诊服务、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等公益活动。在班里,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热心肠”。
师者丹心 敬业奉献
2013年7月留校工作后,梁峰主动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全心奋战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转型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筹备工作中,兢兢业业,全程参与录像、视频编辑、文字处理等后期工作,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临床实训教学部主任王卫说:“梁峰是一个懂事、认真的好孩子,暑假期间,精品课程压缩一段视频,常常需要几个小时,他就睡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定好闹钟,到点起来处理,他的这种干劲让我感动!”
临床实训教学部办公室主任郭晶说:“梁峰老师特别热心,就在他去医院捐造血干细胞的前一天,还帮我接收文件,整理材料,楼上楼下来回跑,让我特别感动。他就像亲弟弟一样贴心。”
梁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追求,一位医者的博爱情怀,一名青年教师的表率作用。该校党委书记张金钟撰写的《向梁峰同志学习》文章中写到:“梁峰老师的行为体现着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精神。梁峰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全校师生员工学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