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陕西基层群众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记者从1月17日该省召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电视电话会议获悉,到2015年,该省将全面或超额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制定的提升工程的各项指标,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将达到总服务量的30%,并全面开展基层中医人才培养工程。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出席会议。
王国强肯定了陕西省的中医药工作及在医改中取得的成绩,希望陕西以提升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中医药工作,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注重人才培养和适宜技术推广。
郑小明指出,提升工程是深化医改的要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要求从组织领导、经费保障、设施配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并代表省政府在主会场与12个设区市政府签署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目标承诺书》。
实施意见明确了着力落实基层中医药各项政策、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人才队伍建设等10项工作任务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开展督导检查5项保障措施。其中,提出在每年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考中,应招收不低于20%的中医药人员,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全面打造陕西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品牌:着力打造铜川药王山、陕西省中医药博物馆,使之成为国家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借助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等活动,大力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形成富有陕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