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40个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一,今年以来,山西省沁水县卫生局对此项工作专题安排部署,及时组建中药资源普查专业队伍,配置必要装备,强力推进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几个月辛勤工作,已对县内野生药材及栽培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全面调查,展开全县14个乡镇的普查工作,受到省普查办的高度评价。
普查队深入实地,截至目前行程达2万余公里,走访县域植被和森林覆盖情况,按时按量完成了沁水县中药资源普查方案上报工作。确定了以历山、皇山、大尖山为主要区域的三大区划分,确定三大区内12条样地地名,初步确定全县中药资源普查的1080个样方,完成野生中药资源1000余种,重点调查中药资源100余种,特色中药资源6种的品种确定。截至目前,足迹遍布沁水县14个乡镇,200余个村庄。走访了70余名老中医、老药农,了解在不同地域、海拔、坡向环境中,当地老中医识辨、使用地产中药资源的情况和当地量产中药收购情况,完成该县中药资源普查专家库的建立工作。
普查队对全县中药收购大户、中药种植大户、制药企业、中药经营企业,特别是对药材公司从解放前到现在的各阶段经营历史进行了走访、调查。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完成中药资源新调查表31份,梳理了该县中药经营的历史沿革,摸清了全县各类涉及中药的人员、机构,了解了政府职能部门历年在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
普查队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科学安排,扎实工作,自带干粮风餐露宿。目前已完成影像资料拍摄1万余张(段),共采集动物、植物实物标本500余份,现已制作蜡页标本260余份,1500余张;制作浸制动物、干燥昆虫标本30余份;采集动植物照片资料、植物生境照片资料2万余张,完成电子标本制作550余套;采集中药材种子、种质80余种。新发现群众防病治病的品种数十种,为该县的中药材名录增加亮点。
普查队在野外作业同时,对《百年山西中药》、《山西中药图谱》编写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着手准备《沁水中药资源》(暂定名)的资料整理工作。
鉴于沁水县普查工作成绩显著,山西省普查办将沁水作为全省唯一的中药资源地理信息调查县,由北京建筑大学提供国家保密的沁水县1:10000卫星彩绘地图,普查队调查后,将调查结果在彩绘地图上用专用绘图纸标注信息,并将形成完整的植物信息数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