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目下午,在去年选拔比赛中获得认可的民间中医达入与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本市相关医疗机构签订了三方协议,将携手对这些民间中医药技术和验方进行临床研究和推广。与此同时,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新成立了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这标志着上海建立起民间中医药技术管理的长效机制。
此次签约的民间中医药特色研究项目由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正式立项并给予资助,委托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和上海中医药研究院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面向全市医疗机构公开招标。项目研究者是献技人和对接的医疗单位,双方将通过合作的形式,对民间中医药技术或验方进栩临床研究和推广。据介绍,此次共有l9位献技人、12家医疗单位中标。民间献技人,主要与大型中医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对接,目标是研究其技术的原理和临床疗效。如严华女士家传的“严氏化脓灸治疗哮喘”技术与龙华医院对接,专业医务人员将对该项目进行临床验证和研究。献技人中有一部分是中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他们的特色技术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医适宜技术向社区推广。如曙光医院乳腺外科赵春英主任的“六步奶结疏通法”与浦东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中心医务人员通过学习后可在社区大力推广。
签约仪式当天,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新成立了“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今后民间中医药工作者也有了自己的“娘家”,也意味着上海的民间医药挖掘、整理和提高将更加有序,更加规范。
三年前,上海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与上海中医药研究院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所联合发起“我为中医药发展献一技”活动,得到了民间中医的积极响应,已收到百余项民间中医药实用技术、方药,已召开过四次专家评审会。期间,部分中医民间验方和诊疗技术经验证确有独特疗效。为了保护这些民间技术和验方不流失,同时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在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曙光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的撮合下,经过初步评估的民间技术的拥有者和相关专业的临床研究人员最终达成了合作开展研究的协议。据曙光中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第7次理事会透露出的消息,未来,“我为中医药发展献一技”活动还将持续并不断深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