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卫生局召开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暨“国医馆”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年内完成首批39所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国医馆建设;到2015年底,100%的社区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部署启动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青岛市卫生局联合发改委、人社局、食药局出台了具体意见。要求到2015年底全部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医特色比较突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综合(专科)医院、民营医疗机构设立集中医药服务、传承教学、养生保健、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国医馆”;全部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全面开展中医护理、中药技术骨干、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乡村医生“三个十”能力培养,即乡村医生能够运用10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10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药处方,认识10个中医养生保健常用穴位。
从今年开始,青岛市还将中医药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58岁以上老年人和0到36个月儿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项目试点使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