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后,随着全国有序援助、余震逐渐减少,急救任务不再突出,而灾民因砸伤、劳累、惊吓、睡地铺、下雨、饮食不洁等各种原因,导致扭伤、焦虑、失眠、痹证、腰痛、线性骨折、肩颈疼痛、感冒、胃痛、便秘、腹泻等患者增多。4月23日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针灸医疗团队活跃在芦山县医疗救护中心和双石镇西川村,利用针、灸、罐、点刺放血和耳穴埋丸等多种治疗方法,为灾区群众和抢险救灾的志愿者治疗疾病,效果良好。
针灸疗法因其简、便、效、廉的特点,消肿止痛、镇静安神、扶正驱邪的功效显著,而且对缓解疼痛、消除疲劳有独到的优势,深受灾区群众和志愿者欢迎。该院医疗队目前已针治了300多人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