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清,1930年出生,从医60余年,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倡导中西医贯通,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中医整体观念,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中医平衡学说,即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调和脏腑。治病以脾胃为本,调理气血为先,同时注重调理脏腑生理功能,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在脾胃病、肾病、癫痫、小儿腹泻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研制的“小儿止泻散”、“黑白消食散”、“蒲连护胃饮”等应用于临床,疗效独特。
郭焕章
郭焕章,1927年出生,从医50余年,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叔郭氏正骨传人系统学习中医骨伤理论和手法。从医以来,博采众长,继承和发展了手法治疗骨伤疾病的技术。在学术上倡导辨证论治,注重局部与整体统一、内与外兼治、筋与骨兼顾、动与静结合,运用于实践,进一步丰富了正骨手法的内容。研制的“损伤胶囊1、2、3号”,其处方已被《中国药典》收录;研制的“消定膏”、“二乌膏”、“金黄膏”、“益肾健步丸”、“金毛狗脊酊”、“抗痨胶囊”等应用于临床,疗效独特。
胡国栋
胡国栋,从医近50年,中医妇科 专家,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妇科、内科临床经验丰富,对妇科月经不调、不孕症、妇科杂症独具匠心、对内科疑难杂症尤有心得,用药灵巧、疗效显著,在广大患者中有良好的声誉。
王常琦
王常琦,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50年,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各家学说委员会委员、名医研究会委员、青海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青海省针灸学会理事长等职。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尤其对《内经》体会较深,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癫痫等疑难杂病。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科研4项,其中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贾鸿魁
贾鸿魁,1943年出生,从医40余年,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其学术思想认为皮肤病虽发于人体体表,但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在学术上倡导坚持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临证以调节平衡为本,以调理脏腑气机为核心,补泻相宜是其学术思想精髓。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脉管炎、养阴解毒法治疗银屑病、养血平肝法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在临床上疗效独特。
邓尔禄
邓尔禄,1943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临床上对慢阻肺、肺心病、肾炎、尿毒症等内科疑难病证进行了长期的临床研究,运用内病外治、内外合治、冬病夏治等多种治疗手段,成功地研制了温肾扶阳、补肾纳气、温散化饮、健脾化痰、益气行瘀等的方药,明显提高了疑难杂症的临床疗效。
祁秀兰
祁秀兰,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青海省计划生育协会理事、青海省中医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青海医学会妇产科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诊治妇科疾病,对月经病、外阴白色病变、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疑难杂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盆腔炎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潜心研究,已形成独特的治疗体系。应用中西医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融辨证论治、现代治疗及预防为一体,解决临床疑难病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巴卓玛
巴卓玛,主任医师,青海省名医,青海省医学首席专家。从事临床工作30年。现主要从事老年病及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擅长于老年肺心病、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拟定的 “益肾化淤健脑Ⅰ号、Ⅱ号、Ⅲ号”方,在延缓衰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针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尤其突出中医治疗优势,研制的“降糖通脉1号胶囊”、“降糖明目胶囊”、“大黄糖肾胶囊及糖肾1号口服液”等系列制剂,临床疗效显著,其中“降糖通脉胶囊”的研制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燕小霞
燕小霞,主任医师,医学首席专家,青海省名医,青海省中医学会秘书长。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心肾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对慢性心衰、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及急、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研制肾衰Ⅰ、Ⅱ、Ⅲ号方等产品与大黄糖肾胶囊,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尼 玛
尼玛,男, 藏族, 生于1933年12月14日,主任医师,青海省政协常委、省藏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理事。从医50余载,先后主持编写了《藏医临床札记》、《藏医药选编》、《全国藏医中专教材》、《藏医大专教材》等论著,临床上擅长治疗各种肝炎,胃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尤其在藏药的加工炮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青海省最具权威的藏医专家,已研制成功十余种常用藏成药,远销全国各地,其中《53例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观察》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等。
桑 杰
桑杰,男,蒙古族,生于1943年7月,主任蒙医师,中国中药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理事、青海省藏医学会副理事长。从事医疗工作近40年,对治疗内科、妇科、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尤为擅长。先后完成《藏医混乱品种的鉴别》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参与编写《青海省中草药汇编》、《青藏药用动物》、《青海省藏药标准》等论著,发表了《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藏药质量与剂型改革》等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藏医艾灸疗法及临床应用》获省科技成果奖。同时在藏药剂型及包装的改革、藏蒙医抢救、整理、挖掘、继承等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龙 巴
龙巴,男,藏族,主任医师,藏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具有丰富的现代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采用藏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及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尤为擅长外科手术治疗,曾完成多项疑难杂症的手术治疗和应用藏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取得显著疗效,1998年被评为全国中西医结合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先后发表《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藏药治疗乙型肝炎16例临床观察》、《藏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临床观察》等论文,承担完成治疗乙肝等多项科研课题。
拉青才让
拉青才让,男,藏族,自幼开始跟随著名藏医青什改活佛学医,经过40余年的杏林生涯,成为皮肤病等学科带头人,不但精通藏医学理论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类风湿等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藏医放血疗法和火灸疗法,先后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治胃溃疡体会》、《培根木布病治疗经验点滴》、《藏医放血疗法治疗痛风72例疗效分析》等论文,参加整理出版《藏医医疗精华》等论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