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快速推进,坐拥长白山中药材基因库的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多行业都在抢先布局。
如何在这一浪潮中抢抓机遇、转变思维勇立潮头,日前,在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召开的三次常务理事会上,给出了答案。
“搭台建家”,众人划桨开大船
自2016年,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成立以来,协会会员单位达163家,会员达207人。2017年将成立艾灸分会、食疗养生分会、中医药健康旅游分会等7个分会。
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会长陈心智在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协会举办首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项目对接会、首届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峰会等会议,为交流发展经验,规划发展方向搭建平台。
陈心智认为,协会成立一年来,“搭台建家”,凝聚了行业力量,践行了“信息交流、项目对接、成果展示、企业外交”的平台宗旨;核心引领,实现了激活大健康产业市场动能,共建、共享、共赢的服务目标。
规范发展,融入中医药发展大局
健康服务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要培训相关支撑产业,加快医疗、中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对此,业内共识认为,中医药作为大健康的支撑产业,需要创新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服务模式。
陈心智认为,大健康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特别是我们国家,拥有独特中医药资源,这是一个对健康需求多元化的时代,现有的医疗资源已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无法释放中医药内在的更大潜能。
为此,将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堂馆、养生产品生产企业联合起来,深度挖掘民间的技艺、凝聚民营资本力量,规范与发展并行,势在必行。
在协会成立时,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曾表示,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特点。因而,伴随着该省中医药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暴露出来的是缺少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自律,市场混乱、无序竞争等问题。
陈心智指出,中医药健康产业只有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健康产业秩序,诚信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抱团取暖、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深耕播种,聚力提升再扬帆
在这次大会上,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桂祯表示,2017年,协会确定“深耕播种”的发展理念,确定发挥“一个作用”、搭建“两个平台”、当好“三个手”发展思路。即发挥协会联系中医药行业、健康产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中医药事业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平台,搭建学术与市场有效对接的平台;当好政府规划健康产业发展的助手,当好促进大健康产业企业规范发展的推手,当好培训大健康产业人才的能手,为推动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朱桂祯的脑海中,这是一个“大中医时代”,应有一个更大的设想。她认为,《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印发颁布,证明中医药振兴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处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用中医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共享中医药文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