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拥有创新能力则代表了行业的生机与活力。中医药工作的进步离不开理论体系和知识技能的创新。为保证全省中医药事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黑龙江省中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从以下三方面加强科研方面的管理。
一是建立基本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要制定政策,将行业科研成果、科技奖励、论文发表、研发制剂、专利取得等情况,纳入职称晋升、名医评选、学科专科(专病)建设等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在培育全行业科技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要严格科研过程的管理,科学评定科研成果,保证科研课题的真实性,确保科研成果、科技奖励评定的客观、公正和科学。要制定政策引导中医药人员搞科研,使科技创新意识渗透到全行业。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好一个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10个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20个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和5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实验室。要完成北药数据库、中药药理数据库、中医药临床数据库、黑龙江省地产中药文献全文数据库等基础科研数据库建设;加强全省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审读工作,提升刊物品位和办刊质量,提高影响因子,扩大影响面。到2020年,完成上述所有科研支撑条件的整合,形成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以重大科研课题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中医药科研工作,涉及的优先领域应包括中医临床、中药产业发展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要注重进行中医药软科学的科研立项,开展包括中医药方法学的建立、标准化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提出等科研项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