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湖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湖北 > 产业动态 > 正文
  • 湖北蕲春再造“药业之乡” 药旅联动构建全产业链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27 16:03:04
  •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随着“药旅联动”战略的发展,蕲春正在思索如何整合资源让中医药产业真正做出特色。  《支点》记者 林楠  张军期待着10月中下旬在湖北蕲春召开的&

      核心提示:随着“药旅联动”战略的发展,蕲春正在思索如何整合资源让中医药产业真正做出特色。

      《支点》记者 林楠

      张军期待着10月中下旬在湖北蕲春召开的“第24届李时珍药物交易会”(以下简称“药交会”)。

      作为蕲春县中药材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军发现,自2011年第21届药交会在湖北李时珍中药材市场(由蕲州迁至漕河)举办以来,当地中药材交易量持续攀升。此外,与去年相比,蕲春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各类医药企业规模和医药总产值均在扩大。

      和其他药乡相比,蕲春中药产业在市场规模和产业链构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药旅联动”战略的发展,蕲春正在思索如何整合资源,将中医药产业真正做出特色。

      湖北省最大的药源基地

      蕲州古城,曾是明代中期“吞吐量为江淮之冠”的中草药进出港口和商埠。一度出现“千家万户悬菖艾,出门十里闻药香”的药市繁荣景象,更有“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见奇”的称谓。

      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1893种药物中,蕲春县内就有700余种,蕲艾、蕲蛇、蕲竹、蕲龟“蕲春四宝”更为世人所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蕲春县便一直寻找做大中医药产业的出路。1996年,湖北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为全国17个专业药材市场之一。今年1-5月份,李时珍中药材市场交易量已达16亿元,共有382户药商。其中,316户为外地药商。

      最新公布的蕲春医药产业报告显示,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30万亩,超越了此前以20余万亩排在第一的恩施市,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药源基地,已初步形成六大主导品种、万亩药材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蕲春县有各类医药加工企业62家,形成了“中有李时珍医药集团、西有湖北宏中药业有限公司”的发展格局。

      作为蕲春县的龙头企业,李时珍医药集团于1998年由台商林朝辉创办,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位列湖北省医药企业10强、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第51名。湖北宏中药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的抗肿瘤药物及新型医药原料(中间体)部分产品已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并出口到欧美、印度等多个国家。

      目前,蕲春县企业生产的各类中药饮品、中成药、中药制剂等主导产品达200多个。仅蕲艾这一品种,全县从事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合作社、商家就超过百家,蕲艾系列产品达60多个,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30多个城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年综合产值接近20亿元。

      张军向本刊记者透露,2013年,蕲春县医药总产值约为34亿元,今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扩大。

      粗放的中医药产业链

      客观说,在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里,蕲春中药材交易规模明显偏小。2013年,李时珍中药材市场交易额约15亿元。

      “说到底还是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李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李时珍医药集团等几家企业之外,蕲春县的医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而且,随着相关药材种植基地规模的扩大,这些企业并不能满足一些药材的加工需求。

      在管窑镇万亩栀子基地,栀子已经开花结果,不过这些栀子产品将全部卖到外地,因为当地还没有加工栀子产品的企业。

      “前几年种植规模比较小,企业来办厂不划算。现在产量大了,考虑到市场风险,需要加工成干货避免损失。”细王龙栀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同华说。

      多位当地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蕲春县种植的药材品种杂,医药产业规模比较小,药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经营比较弱,医药产业链上已有的种植、加工、销售还比较粗放。

      以支柱性的蕲艾产业为例,蕲春赤方蕲艾制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江满春坦言,尽管蕲艾系列产品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大多数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提升。

      “蕲春做蕲艾产品的企业有30多家,做不大做不强,就是因为蕲艾传统加工产品不能带来高收入。”蕲春时珍本草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熊斌举例。


    药旅联动构建全产业链

      事实上,蕲春县县委、县政府早就意识到了上述问题。面对蕲春中药材规模小,产业链短,效益不高,卖药材卖不过亳州,制药做不过上海张江高新区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实,他们决定深挖李时珍人文资源和品牌价值,推动医药旅游融合发展。

      2011年11月7日,蕲春县提出实施“药旅联动”等三大战略,立足李时珍品牌,围绕“华夏中药谷,东方养生城”的发展定位,支持特色医药产业龙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集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加工业、医药物流业、观光旅游业、医疗保健养生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2013年蕲春县又提出“5522”工程,欲打造千亿产业定量目标,通过6-8年的努力,力争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医药加工达到500亿元,医药物流达到200亿元,文化旅游养生及相关现代服务业达到200亿元。

      “因为市场不成熟,现在一些加工、交易还不能做,我们就把健康养生、医疗保健、中医药文化旅游搞起来,形成蕲春特色。”张军说,通过这些产业来辐射,互相促动和带动发展,人流量多了,投资就会多起来,产业链就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

      在他看来,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地貌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对南北地域的兼容性,是蕲春县融合大医药、大旅游发展的基础,而旅游和医药产业都是朝阳产业,又能促进一产、二产、三产之间的互动,这是蕲春县打造医药产业发展的差异化优势。

      李斌与张军持相同看法,随着大旅游、大健康概念的兴起,这确实是一条出路。

      “药旅联动首先是围绕医药做文章,在此基础上再把医药和旅游深度融合,从而开发出与医药旅游相关的副产品,提高医药产业的附加产值。”蕲春县蕲州镇镇长陈青分析说。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蕲春县已开始将一些中药种植基地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和养生文化,并开发出系列养生保健产品。

      “当然,现在这些都还不成规模,只是刚刚起步。”张军说。

      在以旅游带动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蕲春县也开始思索如何提升现有的医药产业链和产业层次。

      “如果以后没有企业来办厂,我自己也计划两年之后办栀子加工厂。”王同华说,别人不来我们就要自己想加工的问题。

      张军非常支持这一想法,他还表示蕲春县要把中药开发和现代生物科技等科研力量结合起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日本的中医药产值比我们还大,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二次开发。”李斌对此比较赞同,他建议,蕲春县要立足蕲春四宝,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系列深度开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