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根据医圣张仲景的“和”法理论营造文化围,创造和谐的就医环境,提出“以人为本,调和平衡”的基本思想。上世纪60年代,医院张大钊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以脏腑理论为核心”的观点,随后医院成立了脏象肝病研究所,首次提出了脏腑在辨证治疗中的核心地位;率先在全国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病,如“1011”注射液治疗流脑,开创了中药静脉给药治疗急性病的先河;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至“十五”攻关课题“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任协作组组长单位;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计算机对中医基础理论、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进行计算机模拟和继承,制定了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和《全国主要产品(中药部分)分类与代码》,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医技术标准分类研究”,为实现中医临床研究诊疗规范奠定了基础。
经过140年的磨砺,她从一间小小的圣约瑟教会诊所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在诊疗技术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通过“师带徒”,“优秀人才培养”等模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在科研方面,医院以“读经典,做临床”作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思路与方法,以脏象理论为核心,以肝病、肾病、脑病为重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广泛深入开展临床研究,以期形成国际公认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或新药,已开发热必宁、舒心口服液等中药新药13个。
医院一院三址,有花园山院区、凤凰门诊部和光谷院区,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名,汇聚了一大批在临床、科研上享誉盛名的中医专家,目前有知名老中医10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0名,有2名专家先后荣获中国医师奖的殊荣。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10所省级示范中医院之一、“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湖北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目前,湖北省中医院学科齐全,重点突出,有9个省级以上重点专科,其中肝病专科、肾病科、中医脑病、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肾病科同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骨(伤)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推拿康复科是湖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老年病科、肿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肛肠科、皮肤性病科、精神心理科、甲状腺病专科、乳房专科、美容科、康复医疗部、健康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特色专科在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方面疗效显著,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医院的“细胞分子生物实验室”,是中南地区第一家以研究肝病为主的国家级中医药研究三级实验室。
医院开设了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近十年来,完成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1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连续在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攻关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多年来,湖北省中医院一直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宗旨,以绿色健康服务为主导,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才辈出,就诊、住院环境不断改善,不仅传承了传统中医,也结合了中西医的特色治疗手段。优美的环境和人性化服务让患者感到舒适,中医的“简、便、验、廉”让患者信任,在这里,中医这个祖国的瑰宝得到了弘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 |
著名神经内科专家涂晋文教授在查房 |
湖北省中医院正秉承着绿色健康、服务大众的服务理念,以蓬勃生机服务于海内外患者,呈现出一片团结向上、开拓进取、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 |
专家师承 |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