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湖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湖北 > 产业动态 > 正文
  • 传岐黄薪火 兴中医伟业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2-05 10:05:00
  • 核心提示: 一、 湖北省概况  湖北省版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6050万,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98个县(市、区)。2007年全省GDP达9150亿元。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一、 湖北省概况

      湖北省版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人口6050万,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98个县(市、区)。2007年全省GDP达9150亿元。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7元。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湖北省副省长张岱梨、省卫生厅党组书记杨祖旺、省卫生厅厅长焦红陪同下考察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卫生机构

      湖北是炎帝神农故里,药圣李时珍的家乡,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中药资源十分丰富,道地药材品目繁多,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取得显著的成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湖北省中医院视察工作

      二、具有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2年湖北省颁布实施了《湖北省发展中医条例》。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中医药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政府职责,加强目标管理。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省卫生厅副厅长姚云在湖北省中医院考察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进展情况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省以政府举办的省、市、县中医机构为龙头,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重要力量,社区和乡村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功能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湖北荆州市中医院与全国名老中医刘云鹏亲切交谈

      全省现有县及县以上中医院85所,其中三级中医医院12所,二级中医医院73所。中医床位数12107张,年门诊人次902万,年业务收入19.6亿元。全省基本上每个县都建有中医院,77%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5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从2008年起,省级政府把没有列入国家建设项目范围的县级中医医院全部纳入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体系建设,每个县中医院安排建设经费160万元。同时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和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纳入“十一五”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体系建设。

      省卫生厅焦红厅长、姚云副厅长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考察

      四、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全省共选出72名省级知名中医,培养21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

      有110名中医临床骨干通过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出师考核。

      全省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中医重点专科(专病)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21个。湖北省“十五”中医重点专科(专病)19个。

      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湖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进行评估

      全省先后建成国家级示范中医院6所,省级示范中医院10所,省中院等11家中医机构被纳入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库,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五、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科技创新

      “十五”期间,湖北省组织筛选了50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农村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省推广使用,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2007年,湖北省组织有关专家又筛选了87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编写成实用教材,并拟录制光盘,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使用。

      2008年3月上旬,在荆州市启动了以传播中医文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中医中药荆楚行”活动。

      同时,湖北省将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范,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提出明确要求,把适宜技术培养与上岗资格考核结合起来,要求所有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都能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加大了中医药科研的基础建设,目前,已建立9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7个二级实验室和2个一级实验室。“十五”期间已完成国家中医药科研项目29项,省级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项目175项,组织鉴定中医药研究成果50项。  

      湖北省中医药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座谈会

      六、不断扩展中医药服务领域

      (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作用

      2006年9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视和指导下,全省开展了《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应用研究》项目,并选择了公安、保康和建始三个县作为政策应用研究监测点。先后制定下发了《湖北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管理工作规范》、《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药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将各级中医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吸收中医药技术专家进入省新农合技术指导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用药目录中的中医药部分进行调整,大幅度增加中成药及饮片的种类和数量;提高中医药及适宜技术的报销比例,参加新农合农民住院和门诊大病(慢性病)就医时发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服务费用,补偿水平相应提高5%。部分县(市)还适当调低了参合农民在中医院住院费用补助的起付线。

      湖北省举办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副本

      (二)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湖北省先后制定了《湖北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案》和《湖北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和评审细则》,并积极开展创建“湖北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目前,全省已有11个城区被确定为“湖北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武汉市洪山区、十堰市张湾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三)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可喜进展

      2004年湖北省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试点省后,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领导小组,下设技术专家组,省政府及卫生部门先后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湖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并确定随州、大冶、巴东、浠水等四市县为试点地区,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

      项目实施以来,湖北省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加强中医药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干预作用的治疗观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的评价研究,强化对临床治疗过程的监测及质量控制,取得显著成效。湖北省150名参与中医药防治的艾滋病患者在症状体征及免疫学指标上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