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河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药现代化 > 示范基地 > 河北 > 行业广览 > 正文
  • 让中医药在基层“热”起来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任壮 时间:2013-11-30 21:35:00
  • 核心提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我市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百镇千村千人’项目,搭平台、强网底、建队伍、建机制,为基层中医药发展增添了活力,开辟了前景。”石家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我市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百镇千村千人’项目,搭平台、强网底、建队伍、建机制,为基层中医药发展增添了活力,开辟了前景。”石家庄市卫生局局长李志宏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百镇千村千人”项目即“在10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国医堂’和标准化中医科,在1000个村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培训1000名基层中医药人员”,旨在使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员配备进一步合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让群众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实惠”。

      搭平台:乡镇卫生院建“国医堂”

      在元氏县殷村镇,行唐县安香乡,正定县曲阳桥乡、西平乐乡等乡镇卫生院采访,无论是牌匾高悬的“国医堂”还是“中医科”,都给人印象至深:单设的诊疗区域,传统的装饰风格,专用的设备,独特的疗法。观摩切脉开方、针灸推拿、理疗熏蒸的场景,驻足走廊中医药文化知识挂匾前,更可领略到基层中医药平台建设的新成效。

      殷村镇卫生院“国医堂”设在门诊楼一层,10多个房间占据了半条走廊,特色装修,崭新夺目。入口处墙壁上悬挂出诊中医师牌匾,中医诊室、针灸推拿室、康复理疗室、中药房等一应俱全,这里除了300多种饮片以及上百种中成药,还引进了中药颗粒剂。

      曲阳桥卫生院建筑传统风格突出,今年8月投入使用“国医堂”更是“高标准”,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设有两个中医诊室,以及治疗室、针灸室、按摩室、中药房、药物熏蒸室等科室,针灸、按摩、拔罐、理疗、牵引、药物熏蒸等适宜技术普遍开展,实现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一体化。

      为建好“国医堂”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今年石家庄市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并出台了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国医堂”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设立两个以上中医诊室和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在内的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室。悬挂“国医堂”木质牌匾,门口设置出诊医师公示牌。诊疗设备须配备火罐、针灸针、神灯、脉诊包、检查床等。

      石家庄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东生介绍,全市已有75所乡镇卫生院的“国医堂”,40所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通过检查验收。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90%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65%已经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57%配备了300种以上饮片,81%开展10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而统计数字显示,乡镇卫生院“国医堂”和标准化中医科累计接诊患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中医处方占比增加12.5%,中药收入占比增加8.6%。“这说明,随着基层中医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农民群众看中医方便了,选择中医药服务的更多了”。他告诉记者,2014年,将在9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国医堂”和标准化中医科,并创建一批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

      强网底:创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

      元氏县苏阳乡沟北村卫生室中医特色当地闻名,这里的两位乡村医生均“能中会西”。在这里,记者看到两间治疗室有8张治疗床,扎针灸、拔火罐、烤神灯,处于“满员”状态。村医张建波读西医中专毕业,又自学中医多年,在他诊室内悬有自书“医者仁者”的大字条幅。他说,每天中医诊疗患者都在50多人,患者除了本村本乡,还有外县的。“主要是腰腿痛患者,还有一些骨关节病、风湿病和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综合治疗效果都很好,而且还便宜,每种疗法一次收费都在10元以下”。

      而正定县西平乐乡西杜村卫生室,王瑞刚兄弟两位医生擅长中医儿科、脾胃病诊疗,因患者数量多,还专门聘用了煎药人员,“这几年,我们参加市里卫生部门的中医药培训,非药物疗法也用的多了”。

      如今,中医药特色突出的村卫生室在石家庄乡村越来越多,这得益于2012年以来石家庄市利用中央和市级财政经费200万元,在1000个村开展的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市卫生局中医处工作人员介绍,中医药特示范性村卫生室至少要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有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用房,配置针灸针、火罐、梅花针、电针仪、神灯、按摩治疗床等中医常规诊疗设备至少4种;配备中药柜,饮片种类不少于150种,中成药不少于60种。

      作为示范村卫生室,还要求从业人员能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常见病、多发病,并掌握4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服务总量占比30%以上。同时,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设置中医药科普宣传栏,每季度举办中医药健康讲座,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运用中医药知识为重点人群进行中医健康指导。

      目前,石家庄市已创建1020所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占总数的25%,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则达到70%,配备100种以上饮片的占46%,提供4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占78%。与此相应,农民群众到村卫生室接受中医药服务的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1%。

      提素质:大规模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

      记者在石家庄采访时,恰逢市卫生局组织的又一次乡村医生中医药培训班刚刚开课,386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参加了这次为期7天的培训。课程主要是中医政策、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中成药与饮片合理利用,医药适宜技术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等项目培训等。

      来自高邑县富村镇卫生院的岳新亮上岗不久,还在跟师临床阶段,虽然刚听了几堂课,但他表示:“内容丰富,也很实用,有政策、有规范,也有适宜技术,非常解渴”;有10来年临床经验的藁城市九门乡卫生院“国医堂”医生秦彦会,从中汲取了自信,“国家有扶持中医发展的政策,我们干中医的更要学无止境”,他本有中西医结合大专学历,下一步就是“再读一个中医本科”。井陉县孙庄乡卫生院的何玉春则谈到自己的工作感受:“越来越多的患者认识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求医选择确实在变,反过来对中医医生能力的要求也高了”。新乐市东王镇卫生院“国医堂”医生班永志则认为,对有些慢性病,中医药是最佳选择,他的门诊每天都有10多个患者,最多能到30多位。参加这次培训,看到中医队伍在壮大,确实很受激励”。

      为解决基层中医药队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技术骨干匮乏等问题,2012年以来,石家庄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招聘了105名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选拨105名基层中医药骨干参加了河北省“杏林千人培训工程”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各县市区对2137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短期培训。石家庄市还安排专项经费85万元开展大规模乡村医生培训,组织500名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到河北中医学院进行为期20天的理论和技能学习,并安排到市级医院进行为期15天的临床观摩。

      各县市利用县级中医院平台,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开展分批次全员轮训,据统计,目前已培训2546人。同时,石家庄市评选出78名“乡村知名中医”和30名“社区知名中医”,在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有效调动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分别达到22.5%和21%,9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72%的村卫生室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建机制:开展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

      根据“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市”建设安排部署,石家庄市卫生局、人社局、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中医药工作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的意见》,按照“先易后难、先乡后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在4个县(市)、20个乡镇和100个村开展了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实行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人员调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饮片配送、统一业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探索构建功能完善、配置优化、优质高效的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

      元氏县开展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以来,县中医院整体托管了两所乡镇卫生院,定期安排6名中医药人员到3所乡镇卫生院出诊,指导创建了12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

      行唐县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县乡一体化管理试点,县中医院托管了安香乡卫生院,实施一体化管理。由县中医院安排一名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院长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选派中医药技术骨干到卫生院指导、讲座、坐诊,帮助卫生院制订了规范制度和工作流程,由县中医院每月定期选派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到卫生院指导工作,统一检查考核。通过一年多的托管,安香乡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建设了120平方米的“国医堂”,平均每天接诊50多人次,中医处方占到35%,中医药收入占到40%,65岁以上老人中医体质辨识达到61%,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达到52%。

      搭平台、强网底、提素质、建机制,让中医药在基层“热”起来,也是深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的有效途径。石家庄市卫生局局长李志宏表示,将以“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市”建设为动力,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创新模式,提升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力争把“实验市”建设成为“示范市”,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