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20日,2017年中国中药制剂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大会呈现了贵州省中药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民族医药优势,建立的产业基础及取得的成绩。
中药产业已成为推动贵州经济转型、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是该省转型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贵州省近年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药创新体系,依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立49个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与贵州益佰制药联合共建的国家苗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志着该省民族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目前,贵州医药产业已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和卫生材料、中药种植业等七大门类。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及英国、德国、巴西、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中药药剂专家学者分析了中药制剂新的发展形势、前沿问题,探讨了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策略。
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共同主办,贵阳中医学院、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