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广西创立最早、规模最大、学科齐全、从事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基础研究的专业机构,“八五”期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为全国十大中医药院所之一。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建立了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质量标准实验室、广西中药新药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工程技术中心。
一、主要研究重点 中药新药、保健品、药用辅料研发,名优产品二次开发,中药与民族药的资源调查、品种整理及质量研究。与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长期协作伙伴关系,促进对外学术交流,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技水平及综合业务能力,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持。与“北京薄氏腹针研究中心”合作,在门诊部设立“薄氏腹针广西临床治疗基地”,进一步推广腹针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主要工作亮点
广西中草药资源普查 查明广西中草药资源有4623种(居全国第二),现馆藏有药用植物标本近10万份,模式标本270多张。药用植物标本数量、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正参加中国科学院植物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广西药用植物数码标本数据库”和“广西中草药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共收集了2000多种中草药。该系统集文字与图片形式收集整理广西道地药材为主的中草药资源信息,具有信息检索和数据挖掘功能的信息系统,可为中草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全面资料数据。
中药新药、保健品研发 主持或参与研发新药200多个,有驰名产品桂林三金系列、花红系列、金鸡系列、肤阴洁和年产值数十亿元的“两面针中药牙膏”,历年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为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产业化的品种有降压灵、肝炎灵、脑心宁等20余个品种。在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7项、广西自治区项目6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省级科技奖30多项,获专利4项。
植化研究成果及质量标准研究 从天然药物、民间古方和验方中分离提纯化学成分、解析结构、筛选活性物质已超过300余种,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28种,其中分离制备化学标准品血竭等供应国内外。被国内药品检验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广泛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制定和提高中药及制剂质量标准100余个。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著250余篇,CI、SCI收录20余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