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中部地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立足本地自然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全省中药材生产形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全省中药材面积为247.79万亩,比去年增加6.99万亩,增长2.90%;预计总产量达50万吨,比去年增加3.5万吨,增长7.60%。
根据省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今年我省中药材中红芪 、党参、当归、大黄四种药材产量高,品质优,并畅销国内外。其中当归种植面积36.79万亩,产量7.25万吨;甘草面积15.12万亩,产量8.90万吨;黄芪面积36.66万亩,产量7.04万吨;柴胡面积26.23万亩,产量4.26万吨。定西、平凉、酒泉、张掖、武威和天水等地产量较大,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我省中药材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主产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中药材生产作为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措施到位,力度加大,充分利用当地适宜于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自然优势,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我国中药材价格比较稳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效果明显好于粮食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此外,随着信息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民通过各种媒体及时获取一定的药材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药材种植结构和品种,在不断增产的基础上增加了收入,使中药材产业成为广大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